2009年初北京大学接受社会捐赠,得到3300多枚西汉竹简,这些竹简随之被命名为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抄写年代大约在西汉中期,竹书内容全都属于古代典籍,包括近二十种文献,基本涵盖了《汉书艺文志》所划分的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大门类。由书体特征并结合对全部竹书内容的分析,推测这批竹书的抄写年代应主要在
徽州篆刻在明清篆刻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除其涉及印学之广、所创风格流派和印人数量之多外,还在篆刻理论、印章鉴藏、印谱出版等方面均有特殊贡献,从明末到近现代,绵延不绝,代有才人。学者董建作为徽州本土的印学研究者,徽州篆刻、徽州印人始终是他主要的研究课题。近十多年来,他陆续发表了几十篇有份量、有新意的研究徽州印学的论文。
本书将《九成宫醴泉铭》王浩临本、王浩临本(反白)、姚孟起临本、李祺本四个临本同时列出,方便广大书法爱好者在碑拓与墨迹之间用对比的方法临帖。
《张黑女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张府君墓志》,又称《张玄墓志》。此碑刻于北魏普泰元年(531年),出土地无可考。原石已亡佚,现存清何绍基藏剪裱本。楷书,二十行,满行二十字,凡三百六十七字。书法用笔以方笔为主,圆转为辅,方圆兼施,中锋与侧锋并用,笔画或方起圆收,或圆起方收,长捺一波三折,转角含有分隶遗意,不少用笔还带有行书意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苏轼生于宋景祐四年(1037年),卒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苏轼在仕途上可以说是坎坷曲折。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写作《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因被诬作诗诽谤朝廷,被捕入狱。他在狱中饱受折磨诟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本丛书通过精选中国古代书法史的名碑名帖,对每一件作品和背后的故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从作者、技法、师承、书法趣闻以及在书法史上的地位等诸多方面立体解读,为书法入门读者提供基本的书法碑帖常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这些作品的精神内涵,领会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与魅力。丛书共分四卷,分为先秦两汉卷、魏晋南北朝卷
本书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史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介绍。全书分为八个章节,开篇始于先秦,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直至近代,将各个朝代的书法艺术的特征、流派、发展状况以及代表人物和作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书中介绍了书法艺术随着文字的产生,经过先秦两汉的孕育,魏晋南北朝的发端,在隋唐五代日臻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