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6册,共180多万字,初版于1953年,收辑资料288种。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专著综合;第二部分:活动地区,多引用方志资料,弥足珍贵;第三部分:函牍文集,均为清人文集之类。
本书共8册,3822页,初版于1952年。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太平天国的史料,共收录资料155种;第二部分:清方记载,基本是地主阶级的记录,共55种;第三部分:外文记载,7种;第四部分:专载,包括《向荣奏稿》《乌兰泰函牍》《赵惠甫年谱》三种。
本期共刊发七篇近代史料。包括光绪年间户部尚书、军机大臣阎敬铭《致李用清未刊函稿》22通,清末外务部尚书邹嘉来的《仪若日记》(三)和黄彭年同治年间的《汉中日记》,涉及晚清历史的诸多方面。发表两篇外文翻译资料,其中《五四时期学生抵制日货运动日方档案选译》,内容为五四时期中国各地学生抵制日货运动情况,特别是各地学生组织情况。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次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以及“澎湖列岛”,并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清政府的割台之举给台湾民众造成了巨大的心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基本依据,内容简洁凝练,重点突出,编写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以及“尊重科学性,突出实用性”原则按照章节的顺序精心选择教学案例,每个案例由案例文本、问题思考、案例解析、拓展阅读等四部分组成。通过案例解读方式,准确阐述了教材的基本观点,全面体现了教材的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文献选读图书。全书按照通史体例,把中国近现代史分为十讲,每讲先简述历史阶段特征,为读者搭建整体时空框架,然后摘选七个经典文献进行解读。每篇文献由文献选编、文献解读和探究问题三个部分组成。文献选编围绕核心主题,精选经典史料;文献解读提供文献来源、写作背景和相关史实;探究问题基于文献内容和日常教
本书尊重民国原刊风貌,将近百年的史事浓缩在短短五万余字的篇幅里,主题鲜明,史论兼具,对今天的读者也不无启发作用。七十多年来,这本书在海峡两岸风行不辍,不愧为一个时代的经典。沈渭滨先生说:“这本被他称为‘初步报告’的著作,篇幅虽小,学术含量却很高……近百年的史事写得深入浅出,好读耐看。”
本书作者在想象中亲临历史现场,化身历史当事人,门房、丫鬟、学徒、记者……生动形象地从全新的视角讲述历史。中国照相馆的创始人夫妇是如何在动荡更迭的年代合力创造了一个传奇?商务印书馆曾拖欠林纾巨额稿费?小凤仙是如何在重围下掩护蔡锷离京?《京话日报》创办人彭翼仲曾做过房地产开发商?……本书从细微处出发,抽丝剥茧,透视政治、经
作者张志雄,《价值》杂志总编,著有多部财经类作品和游记类作品。本书作者张志雄,知名投资者、报人、旅行作家。本书介绍了作者游历北欧多国的经历,从风土人情到自然风光,从历史故事到现代社会,作者以平易近人、风趣幽默的笔调将其旅行记录于纸上,为读者带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宁静、平和的生活片段。本书基本覆盖了目标城市附近具有代表性的
本书共十二个专题,内容包括:中国近代历史变局与中国梦的开启、农民阶级的天国理想、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努力与尝试、五四运动与红船启航等,每一专题以“实践目的、知识梳理、实践方案、实践拓展和预期效果”为基本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