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阶段性成果。在“专论”专栏,遴选论文14篇,剖析了欧洲古代文明的有关问题以及18世纪欧洲国家的军事问题,很多观点和选题是目前国内史学界没有涉足的领域,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加深国内世界史研究;“史学史与史学理论”专栏,遴选论文7篇,分别介绍和评述了几种史学理论
浮田和民的《史学通论》,是近代中国通过日本中转站引进的第一部较系统的西方史学理论著作。 全书共八章,分述历史学的性质、范围、定义、价值,以及历史与国家、地理、人种等之关系,历史大势及研究方法。经比勘对照,梁启超新史学思想便直接受到其影响。20世纪初年,一些留日学生竞相翻译介绍,先后有多种译本出版。这些译本十分稀见,现将
历史社会学关心的都是大问题,诸如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非西方世界在西方崛起的压力下被动现代化的不同路径,环境、技术、人口、战争和流行病等因素对长时距历史发展形态的影响,等等,对理解和改善人类的当前生存条件具有重大意义、对理解当下世界局势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议题。本书主编赵鼎新近几十年一直从事历史社会学研究,也正逐步在国内推广历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的连续性学科出版物。在当今中国史学进入极好的发展时期,并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走向世界的大趋势下,该书所收论文阐析的观点及提出的问题,对于中国史学如何保持自身的特点与风格,在准确观察和分析当今世界史学发展潮流的同时,融入到这个趋势中去,是十分有益的。
作者开篇即梳理并阐释了15世纪的历史写作方法,以及那个时期人们区分历史和故事(fiction)的各种做法。在随后的章节中,通过回顾现代史学编纂中最著名的事件之一(即《君士坦丁捐赠》真伪之争),以及1500—1800年古文物研究的发展,作者指出,人文主义者通过模仿古典作品来撰写历史,而古典冲动则促成了现代考古学的诞生,由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百年与百年大变局、学史明理,增强政治自觉、牢固树立正确史观学习宣传研究好党的历史等。
本书是公众史学的专业文集,主要介绍公众史学的理论、实践、方法、教学等。本书收集了国内外研究公众史学的一线学者的文章,秉承跨学科、跨文化的理念,通过理论探索、学术评述、实地研究、专题讨论、评论(包括公众史学新书、博物馆展览、影视与数字历史项目等)、动态与前沿、读史札记、读者来信/综述等专栏,探讨历史在公众领域的产生、表征
本书为安徽大学历史学院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收录18篇历史学论文,如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元江州路总管李黼史事考补》《明代的刑法调控与救荒制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清末外销财政规模蠡测:基于山西、广东两省清理财政资料》《乡贤与近代徽州经济转型》《改革开放初期工业经济体制改革述论》,研究世界史的《印刷媒介视野下近代早期西欧知识
《京师历史评论》(TheBNUHistoricalReview)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编的英文历史学专业研究辑刊,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成果。主要发表中国史学界的优秀原创成果,中国史与世界史并重,注重比较研究,涵盖历史学的各个分支及与历史学关系密切的学科。设有专题研究、书评等栏目。旨在展示中国历史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史学概览,它包括历史学的历史、历史学的属性、历史研究者与研究的对象,以及历史学的学科体系等内容,编写的目的是在纵向、横向、性质、结构等方面介绍历史学科的大致状况和基本特征。第二部分史料详说。史料之所以要详说,是因为历史学的史料复杂而繁多,且真伪相杂、鱼目混珠,研究者在利用它们之前,势必要对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