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选编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军事方面的档案文献,主要包括国民政府战时军事组织制度,抗日作战军事方针、计划与部署,拱卫大后方持久抗战概况,抗日战争胜利与各地受降等几个方面,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军事概况。
本书堪称一部关于中国兵史的完整读本。主体部分是雷海宗的成名代表作《中国的兵》和《无兵的文化》,并汇编作者其他关于中国历史及文化的重要篇章,以使读者获得一部雷海宗先生对中国兵史研究的完整读本。有关中国兵制的研究已经很多,但雷海宗不走传统兵制史的路子,从侧面发力,引入西方社会科学的分析方法,探讨中国文化中的兵的精神,也就是
1937年10月底,忻口战役撤退下来的中国军队陆续向太原转进,阎锡山命令傅作义为太原守备司令。计划“依城野战”以保太原。但后来计划中“依城野战”的部队都绕城而过,向后方撤去,只留下以傅作义35军为主力的一万余人的部队防守孤城太原。 11月6日,占优势地位优势的日军向太原城外围守军阵地发起进攻;7日,日军发动总攻,双方
袁成毅编*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日防空研究(1931-1945)》介绍了一·二八事变期间,日军对上海及周边的杭州、苏州等地也多次进行了空袭,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对中国文化设施的破坏在当时引起了各界的共愤,防空由此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我军就取得了八一四空战大捷,防空
本书收集了中国三千多年来的战役,讲述了中华大地上绚丽多彩的战事,有的推翻了荒腐败的王朝,有的保卫了边疆的安宁,有的战胜了的侵略者,有的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书中的故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同时,书中还设置了知识小链接、知识拓展等小板块,能够很好丰富小读者的知识面,增添阅读的乐趣。
努尔哈赤用祖、父所遗的十三副甲胄起兵,开始统一建州女真各部的征程。其后又以七大恨为由发布讨明檄文,正式展开了与明帝国争雄辽东的战争。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继承大汗之位,采用更为灵活的外交手腕和战略战术,最终瓦解了明帝国在辽东的统治。而随着小冰河期的到来,中原大地的百万饥民揭竿而起,大明帝国的命运进入了倒数计时。有人说
蒙元灭亡南宋的历史,其实很多国人都早已耳熟能详。但无论是大哉乾元的感叹,还是崖山之后无中国的悲悯,感性的认知并不能真正诠释那段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本书将首次运用西方年鉴学派的理论,以空前的长广角的视野为读者还原那段百年历史。系统的展示当时东亚大陆各政权的政治、经济、军事乃至社会生态,以及其兴亡背后的真正推手。
作为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国力最为雄厚的皇朝,唐帝国留给了国人无限的精神财富。以至于时至今日,依旧有血性男儿慷慨高歌着梦回唐朝。但对于那个千年之前的盛世背后的刀光剑影,很多人却不甚了了。本书将以全方位的视野为读者解构一个强盛时代的兴起与没落。
谈及明帝国与日本的外交关系,倭寇之乱和万历援朝当是国人的第一印象。但各类史料纷繁复杂,普通历史爱好者对这两大历史事件本身往往不甚了了,对其前因后果更缺乏全面的了解。有鉴于此,本书将首次采用西方年鉴学派的理论,对明帝国与日本往来的三百年历史进行全面的梳理,全面展示中日两国在这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对抗和博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