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创新历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对冯契和李达在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上的贡献进行了多维度的比较,对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深刻的揭示。首先,本书阐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的内在逻辑、三个发展阶段、11位代表性人物,阐发了冯契和李达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具体表现、主要特点、深
本书致力解决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现代化这一时代提出的课题,在深入考察中西古今经典诠释传统的历史与现状基础上,勾勒出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从古典形态向着现代形态转换的路径,并将其归纳为二个连续的环节:首先是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古今之变”,即启动中国经典诠释传统完成从“古典论题”向“现代论题”的转换,然后是一种充分吸纳了汉语诠释学
哲学和艺术都是人类对世界的系统认知,二者之间具有内在关联。哲学为艺术产生新的观念形态,艺术为哲学打开新的精神空间。在跨界研究的时代,艺术和哲学的交融交锋将会激活新的思想。本书是中国学者就“哲学与当代艺术”所做的系列研讨的成果结集。
本书是有关欧洲现代早期“猎巫”和圈地运动的历史研究和理论研究专著。作者认为,这一历史现象是与资本主义早期扩张同时发生的,也是其全球展开逻辑的结果。书稿第一部分,作者重回历史现场,指出圈地运动是产生所谓“猎巫”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实质是推进经济私有化的有效工具。第二部分中,反思当代世界,尤其是非洲和拉美地区,勾勒针对妇女的
本书是有关现当代世界技术发展对人的身体塑造的社会学和哲学思考专著。作者首先回溯了现代早期,整个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是如何通过不同形式的规范和要求,将人的身体变成生产的机器。这一过程中,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乡村人民与自己的土地分离,进入城市变成工厂的劳动者,也经历了身体的锻炼和改造。直到当代世界,随着日新月异的医疗技术创
本书主要选择了马克思、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伊格尔顿、列斐伏尔的身体话语为研究对象,围绕身体的“异化与抵抗”进行研究。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身体话语概念辨析和梳理的基础上,以“异化与抵抗”为理论核心和论证思路。在多维度的研究基础上,指出应该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身体话语进行合理的转化和补充,与经典马克思主义身体话语实现对接,
本书共十章,兼顾生命作为一个过程的历时向度和作为一个关系中的个体的共时性向度,可分为三个单元。第一、二、三章是一个单元,侧重从历时性视角了解和理解生命。第四、五、六、七章是一个单元,侧重从共时性视角了解和理解生命。第八、九、十章是一个单元,侧重从生死视域和“向死而生”的视角来了解和理解生命。
全书以客观唯心主义立场,叙述了意识从自发到自觉的各个发展阶段,即“意识”、“自我意识”、“理性”、“伦理精神”、“宗教”、“绝对知识”,并把这些阶段说成是人类意识在历史中所经历的发展阶段的缩影。该书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并猜测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但始终把“绝对精神”作为自己哲学的最基本的概念,让逻辑和历史统一于“绝对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辩证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主要弊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在批判性思维中开辟新的思想境界;创造性思维:新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创造性思维的本质、要素和价值等。
本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多方面的富有新意的阐释,对社会主义现实问题作出了多维度的比较深入的剖析,并且前者与后者相互贯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思想启迪与实践指引双重价值。按照内容分为三编,各编中的文章均按时间顺序排列:第一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第二编社会主义问题探索;第三编出国考察报告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