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由十篇专题论文和一篇概述性前言组成,采用了系列论文的形式,以时间为序,把汉魏时期的人口性比例失调问题与当时的自然环境、社会问题、战争徭役、法律制度、宗教信仰、婚姻习俗、传统文化等等历史文化因素联系起来进行了综合的考察,拓宽了人口性比例问题的研究思路;同时,作者把中国古代人口问题的研究,与历史地理环境的研究结合起来,
我国仍处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中,每年都有大量人口受城市众多资源的吸引而向城市迁移集聚。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城市房价的疯狂上涨,高房价与高速人口城镇化之间的矛盾开始突显。在此背景下,《房价与城市人口集聚研究》主要解释及研究如下问题:①为什么中国大中城市的房价会上涨如此迅猛?是什么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②高房价收入比在提高城
本书分为我国人口发展新趋势,动态与问题;中部六省人口均衡发展:现状与挑战;中部地区人口与社会发展:专题报告三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我国人口发展总体情况、当前我国人口发展的问题、中部六省人口发展概况等。
本书是国家统计局重大项目“植入行政记录的人口普查方法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改革(2014LD06)”的成果, 本书旨在对一种新的人口普查方法——植入行政记录的人口普查方法及其应用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专题研究,从而为加快我国传统人口普查方法的改革步伐、破解传统人口普查方法存在的“调查成本高、数据质量低、普查机构和居民负担重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该著作结合中国城镇化现实,以人口流动理论、人口城镇化理论和尺度理论为基础,通过将尺度概念引入城镇化研究,提出了基于人口流动视角的多尺度城镇化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别从全国、省域、县域三个尺度考察了以跨省人口流动为特征的异地城镇化、以省内跨县人口流动为特征的就近城镇化和以县内人口流动为特征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不断升高且严重偏离正常值域。如今,其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已逐步显现,尤其表现为对青年择偶拥挤的影响。在人口大规模急剧流动的现实背景下,青年择偶模式逐渐发生变化,性别失衡的影响也在逐步扩散,择偶困难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本研究旨在从性别失衡的视角来解释城乡青年面临的择偶问题,在城市主要弄清性
本书作者对我国深度贫困边疆地区的人口生育、学校教育和一二三产业发展现状作了较长时期的调查研究,获得了大量*手的调查研究资料。同时,对我国近代以来的边疆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做了认真总结整理。在调查研究、文献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深度贫困边疆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累积的人地矛盾日益凸显,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如何认识其演化过程及相互作用关系,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研究需要关注的现实课题,也是迫切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探讨的科学问题。本书以江苏省为例,对1991-2010年全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格局、过程、机理和趋势进行
国家统计局《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8652万人。作为流动的人力资源,农民工往返于城乡之间,给城乡社会带来深刻冲击。顺应这种形势,学术界对于农民工、流动人口的关注日渐增多,研究成果也不胜枚举,然而却少有对他们的家庭进行系统研究的。本书通过实证调查,立足于家庭关系和家庭策略角度,
选题将研究视角定位于农业转移人口,全面系统地考察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经济、社会、主体方面的影响因素,对“动力因素——制度政策障碍——制度设计——政策实施”进行逻辑性的理论研究,制度分析,政策梳理,以期给出研究启示和相关建议。*部分:基于理论分析,结合中国经济现阶段的特点,构建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动力系统。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