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晚清小说中的“新人”形象为研究对象,结合晚清时期的社会背景,阐明“新人”形象的具体内涵。在晚清时代背景下,“新人”形象分别呈现出独立性、主体性、民族性和乌托邦色彩。晚清小说中的“新人”形象,代表了晚清思想文化界对理想国民的想象和期待,是一系列政治、文化、思想观念在小说人物塑造上的展现。晚清小说“新人”形象的出现是
本书从“文学中的法律”这一交叉学科研究路径切入,围绕《红楼梦》中贾府的家庭生活与社会关系展开研究,旨在从清代士人的具象生活中探明其礼法观念的内涵、特征、功能及形成和演变。全书以《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家庭关系和故事情节为中心,阐释了传统家庭性别与等级观念及其建立的基础,探讨了清代社会士人的理学观念遭遇的冲击及其异化后果
本书以文献为基础,立足《世说新语》及相关研究著作,以历史为验证,先把此书放在它所处的文化情境中进行解读,再将其置于中国哲学史和伦理学史流变大背景下,通过纵向梳理和横向对比的方式,找到《世说新语》与魏晋伦理思想的主要关联,再以这些关联为依据进行剖析,阐释它对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意义。从《世说新语》的伦理主题、《世说新语》的
连绵两千余年的《诗经》学,到了明末清初这一“天崩地坼”的年代,社会政治巨变、学术思潮也为之一变,此时期的《诗经》学迥异于其他时代。至清初时“正在由‘诗经宋学’过渡到‘诗经清学’”,体现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复古考据之风渐起”。此间,顾炎武以崇实求是的考据深研《诗经》,著述颇丰,其中《音学五书》中的《诗本音》详考《诗》古音,
本书共分五章:杜诗阐释的“可能性”;杜诗的传播与接受;杜诗学研究者的传衍;杜诗传播媒介的多样性;杜诗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卢元昌杜诗阐释之实学思想论析;论卢元昌阐杜之“以杜注杜”方法等。
法国来华耶稣会士孙璋于18世纪30年代用拉丁文翻译和阐释了《诗经》,题为《孔夫子的诗经》,这是西方出现的首个《诗经》全译本。本书在《诗经》西传史、中国诗经学史和礼仪之争三大脉络中,对这一鲜有研究者关注的《诗经》译本做出了全面考察。《孔夫子的诗经》不仅是一本译诗集,而且是一部西方诗经学转型期的标志性著作,从《孔夫子的诗经
本书厘定了大至“盛世”,下至“家书”等几个方面。譬如“诗酒度年华”一章,先介绍关于酒的名、器、词,然后按一般酒客喝酒的过程梳理唐人的酒诗。“饮酒场合”一节,从九个方面分别叙述。“浅品文化”部分,以点带面,酒中折射的是唐代社会的民俗风情、万千气象。
本书聚焦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诗歌的公共性建设、诗歌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联、诗歌与日常生活的接轨、高校新诗教育等理论问题,阐释张曙光、西渡、周伦佑、晴朗李寒等诗人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诗歌发展的关系。
本书介绍了汉魏六朝诗、初唐诗、盛唐诗、中晚唐诗、明清诗、清代子弟书,鉴赏《诗经》《饮马长城窟行》《敕勒歌》《落花诗》《临江仙》《圆圆曲》《忆真妃》《东海渔歌》等等。
作为中国古典通俗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红楼梦》凭借恢宏的格局、精微的思想、广博的内容、鲜活的人物以及晓畅的语言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青睐。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漫长积累,红学研究已经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本书主要从文学中的法律这一交叉学科研究路径切入,围绕《红楼梦》中贾府的家庭生活与社会关系展开研究,旨在从清代士人阶层的具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