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二十本近一百年来中国经典美学名著,同时邀请当代美学界二十位著名美学家对这些名著进行一个学术导读与评析,全面介绍这些名著的内容,评析名著的美学思想,通过这些名著,梳理近百年来中国美学发展中的重要事件、重要流派、重要美学家,以这种“名家解读名著”的方式,呈现一本有着重要学术价值的美学学术评点文集。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城市美学的本质、内涵和外延进行了阐述和剖析,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探讨了城市美学在城市规划、色彩、城市形态、建筑、城市设施等方面的美学实践,全方位地介绍了城市美学在不同层面上的应用方法。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老旧产业园区、城市门户等场所美学提升案例的分析解读,总结出了城市美学理论指导城市建设和更
美学与文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任何文学思潮的产生,文学理论的流行,文学批评话语的形成,均受到特定的美学的原理及观念之支配,与美学的发展演变息息相关。中国古代文论的诸多范畴与命题既具有文学属性,亦具有美学属性,而中国古代美学的诸多概念与原理也往往潜移默化到文论之中,衍化为文学理论。如此一来,美学与文论即呈现出贯通性
本书共分三部分:语言之美、舞蹈之韵、工艺之道。主要内容包括:论土家族民歌中的生态意识;长阳南曲“雅趣之美”探源及其在当代的心灵重塑意义;利川灯歌中的生活美学及其现实意义;鄂西南土家族乐舞文化田野考察报告——以利川灯歌和“肉连响”为例等。
《中国美学》(第14辑)设置了两个专题栏目,分别是由刘成纪教授主持的“中国美学史研究:新面向与新可能”和由袁鼎生教授主持的“中国生态美学研究”。前一个专题刊发了四篇文章,内容涉及从战国至唐宋等不同的历史阶段,其中既有对丽、巨丽、悲丽等具体美学观念的研究,又有对“拜舞”这一独特的汉唐古典舞美学形式的探讨;既关注北宋绘画品
本书对别现代主义哲学和审美学的范畴与命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在对“美学”进行正名的同时,展示了别现代主义审美学的学科属性、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原则,以及对审美的性质和特点、审美的生成、当代审美形态和别现代主义艺术等的全新认识。尤其是自调节审美、内审美、跨越式停顿、命本体、生命股权美感论等,更体现出原创性特点。别现代作为标识性概
本书为美学领域学术研究论文集,聚焦美学原理的世界性比较,从经典美学著作切入,呈现世界美学全景。所选12篇文章分别介绍斯拉夫民族美学原理结构与演进、美学著作选要,柏拉图思想中关于“美”的论述,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美学原理的类型与结构;基于对原理著作选要的分析,归纳各国、各文化圈美学思想的特点,并对这些特点进行
作家陈章汉谈论美学的数十篇文章,包括《高山仰止》《海的胸怀》《动中见美》等优秀文章。。这些文章不是深奥的美学论文,有别于体系俨然、思辨性极强的文艺理论学术作品,也不是形而上的高谈阔论。其自成格局,通过轻松、优美的文字,引导读者去感受自然美,领略景观美,窥探心灵美,锻炼行为美,熟谙艺术美。作者正如一位知识丰富、语言生动、
艺术美学的传统绵延与中西镜鉴
本书生动记录了曾繁仁先生治学与从教的许多重要时刻,其个人学术的发展脉络,是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乃至中国文艺美学发展的缩影;其个人学术的开拓转向,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学、中国文艺理论学科发展需要深度契合。本书真实展现了曾繁仁先生“从国家需要出发,做学问”的学者风范,一生致力于追求真谛、创立新义的学术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