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较视阈,本书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其他学派代表性理论进行了集中分析。涉及的其他代表性理论包括:鲍德里亚的生产理论、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古典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罗尔斯的分配正义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法国调节学派的调节理论、罗尔斯顿的生态
为反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主题的研究成果,本书是从2020~2021年经济研究所在职研究人员发表的众多成果中遴选出的18篇学术论文集结,这些文章记录了经济研究所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学术轨迹,为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本书收录了《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兼与董德刚教授商榷》《如何认识股份公司的经济性质》《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没有过时》等文章。
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西南财经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成立课题组,组织编写《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百年思想文萃》,收录陈豹隐、彭迪先、刘诗白、杨致恒、袁文平、刘灿、丁任重、李萍等几代西财政经学人的代表性学术论文,梳理西南财经大学研究、阐释、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推进马克
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纪念,不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落实落地,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决定出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坚守与创新》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青年学者论丛》(第一辑),并委托下属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青年智库在全国范围遴选具有代表性的70后政治经济学学者38名,集册出版他们已发表的具有学术影响力的成名作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库》中的一种,从社会伦理与社会秩序建构的角度探索马克思的正义思想,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地基,深入系统解读马克思正义伦理的理论渊源与伦理意蕴,进而建构马克思正义伦理这一理论体系,并以马克思的正义尺度观照优选及中国的财富难题,从而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秩序的优化提供理论借鉴。
本书对马克思经济哲学展开深入的微观研究。首先用文献实证、思想史实证和社会历史实证方法确立基本事实——马克思文献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文献中存在经济哲学。其次,基于马克思经济哲学以四种形式存在: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哲学基础的批判、政治经济学范畴中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命?
本书一方面深化对人的存在观念进行理论透视;另一方面通过对当代政治哲学、法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即“正义”与“法”来讨论人之存在的观念,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文化价值观念的种种形式。后,通过对比重构人的存在观念的两种逻辑——西方左翼学者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路径,批判性地反思了西方左翼学者的理论限度。
《1920-1929:从民国著作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播》书稿,是考察新中国建立以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继完成1917年以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前史(150万字,已出版)、1917-1919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启蒙(320余万字,已出版)两个历史时期的研究后,现延展进入上世
本书是配套于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八版)的学习指导书,每一章包括学习精要、习题解析、补充训练三个部分。学习精要部分对每章知识点作出精要提炼;习题解析部分提供每章课后习题的答案及详细解释;补充训练部分针对课后习题未能覆盖到或者覆盖密度不足的重难点,提供一些补充练习题。本书适合经济学本科生及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