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心智》精选了阳志平老师过去十年发表在各大媒体的思想随笔,其中包含了许多备受赞誉的名篇佳作。书中,阳老师以智识与美感兼具的文风,引领我们从工作、教育、心灵和创作四个领域,重新审视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在21世纪,人类怎样成为自己?全书二十四篇文章,将其按照"工作之思”、"教育之思”、"心灵之思”与"创作之思”组织。
本书作者韦明铧选择扬州的部分名胜古迹、英雄豪杰、奇花异草,追根溯源,旁征博引,从前人留下的诗词中追寻其历史踪迹,梳理其发展脉络。全书共分为四辑,每辑若干小节,每节开篇部分置一诗或一词,形式新颖,正文部分文字清新,引人入胜,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魅力与感染力,生动展示了一座极具历史风华、文化底蕴,以及浪漫氛围的城市,令人相信
《耕读史》为杜君立读书笔记精选文集,以历史书评为主,共收入五十六篇文章,分为历史、战争、世界、文化、经济、人物和书房七个类别。《耕读史》是一部“读书的书”,也是一位历史写作者阅读与成长的记录,秉承中国传统文人笔记的写作风格,我手写我心,字里行间透着真诚与质朴、自由与宽广,深刻而不失温度,散淡而不离主题。全书立足历史与通
本书是一本游记散文,内容共分六辑。作者从家乡故土厦门出发,足迹遍及祖国各地,并远至欧洲、非洲、大洋洲等四五十个国家,且行且思,有感有悟,展现了各地不同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与文化形态。这些游记大多写于作者退休之后的一二十年里,是旅游笔记,是情感抒发,也是人生感悟;是作者寻自然景观之美、寻人文之美的心路历程。作者徜徉于山水
该书是以“五姐”为讲述对象的散文作品,五姐是豫东地区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也是中国大地上勤劳、朴实的女性代表之一。她一生奋斗,老有所为。赡养老人、严教子女,热心公益。并发挥自身能力,引导并带领子女投身国家和家乡的建设之中。书稿重点定位在家风传承。而家族如何建设?家风如何传承?都通过“五姐”的视角一一讲述。
本书分别为民国二十三年(1934)日记和民国二十五年(1936)日记。1934年日记用毛笔书写,有47日未记;1936年日记则用蓝色或黑色硬笔书写,仅有12月23日、24日未记。日记篇幅一般在200字左右,最少的一页仅20字。这两本日记详细记载了其教学、研究、阅读、写作、交游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和情感状态。其中涉及胡
大学校园,是师生共存的象牙塔,也是喵星人的理想国。与猫共处的时光,成为了很多师生关于校园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本书是由多位中山大学师生合力完成,每一篇文章都是关于康乐园里猫的过往。中山大学所在的康乐园,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一百年来,有数不清的猫咪出没过,它们走进教室,走进宿舍楼,走进图书馆,走进办公楼,走进教工住宅,也
本书以日记形式说茶论道,别开生面。作者把亲身经历的“茶故事”娓娓道来,引导读者领略茶之韵味、生活美妙和人生哲理。全书分为“景迈十载沐茶风”“昔归牵绕茶人魂”“叶叶蜷倦藏生命”“茶器岂是无情物”四个章节,记录作者采茶、藏茶、泡茶、品茶的点点滴滴,个中情趣耐人寻味。弹指十余载,作者在祖国西南边陲景迈山和昔归山陶冶情怀,山人
继《失落的卫星》后,刘子超硬核游记力作,跃入东西文明的交汇地带 从北到南,由冬入春,穿越流淌着血与蜜的巴尔干半岛。8个国家,23个城镇,再度见证世界的细碎与广阔。 游荡在旧梦与新愁之间,徘徊在过去与未来,刘子超沿着现代历史开始的道路,穿越火线,经历那些浓烈的爱恨与自我挣扎。酷儿与诗人,难民和毒贩,凶手和受害者,信徒与商
《绿镜头欧洲(上下)》是一本生态旅行札记。作者汪永晨作为环保记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走遍世界各大洲,到过南极、北极点、格陵兰岛等罕见之地,对地球生态环境有了深刻的认知。本书展现了欧洲的文化、生态自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欧洲一些鲜为人知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