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两个分册,第一分册由杜里奇著,主要介绍了比较美学的一般观点,尤其是从中国美学中的“味”的范畴、日本古典园林理念等方面论述艺术的概念。第二分册由陈望衡著,主要为其中西方比较美学的论著,涵盖了中西方美学的差异,中西方美学的对话与融合。
本书将休闲置于审美的视域中进行研究,重心落在从休闲到审美这一转换环节,具体考察的是如何获得审美性休闲的问题。围绕休闲审美的建构这一中心展开,就休闲本性、休闲构成、休闲制约和休闲文化等方面进行论述。全书通过对休闲与审美关系的深度探析,求得一种从日常性向审美性提升的休闲认知;通过对审美性休闲的实现及相关问题的学理分析,提供
就整体而言,西方传统美学一直在绝对的主观与绝对的客观之间来回剧烈摇摆。在绝对的主观一极,滋生了神学美学;在绝对的客观一极,滋生了知识论美学;自席勒始能够保全审美活动原初的构成本貌。本书全面系统且专题性地探究美学中的时间性问题,并把时间性作为美学思想的机杼之一,对现象学美学之外的西方美学史中的时间性问题进行了梳理与研究,
《中国美学之审美境域缘在构成论》从中国传统美学的生命诉求与境域缘在构成、中国美学思想之境域缘在构成论与原点范畴、“致虚”“守静”思想与审美缘在构成论、“有无相生”说与缘在构成域之开放性、“阴阳”观与缘在构成思想、“万物化生”构成思想与审美境域缘在构成说、“与‘道’合一”说与缘在构成论、“诚”范畴与审美缘在构成论、审美缘
《美学与人生:靓丽人生的风景/人生大学讲堂书系》通过对美学基本问题的介绍和阐述,告诉青少年朋友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以及什么是美的语言、美的体态、美的本性、美的品质,让青少年朋友了解美、追求美。
本稿分别就儒、道、佛各家美学思想作了论述;从不同侧面寻找的儒、道、佛三家各家学说之间的异同。内容主要包括:1.儒道佛美学思想的历史文化渊源2.儒家美学思想3.道家美学思想4.佛家美学思想5.儒道佛美学思想的融合6.儒道佛美学思想的综合影响例证。 这是中华文化自身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必然。
面对20世纪西方文明经历了的深刻文化危机,赫勒依据自身特殊的生活经历,以追求人的个体的解放和自由为目标,展开了有独特审美视角的文化批判理论。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赫勒的审美文化思想,尤其是她对现代美学、艺术、喜剧现象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是一本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中心,兼及东西方美学和美学史研究的学术期刊。本期收入的最重要的两篇文章是译自《马克思主义美学文档》的力作。《马克思主义美学文档》是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出版和研究的数据库建设项目。
本丛书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现代文学中的汉语形象”和“文化全球化与90年代文艺转型”的结项成果,也是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二期和长江学者支持计划项目成果。丛书以现代文学中的汉语形象为研究对象,在总结现代文学语言传统的基础上,为21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及其民族性的生成提供新启迪;同时,从全球化视角对近十多年来中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