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厘清了中国戏剧的历史发展源流,描绘了中国戏剧遍及城乡舞台的昔日繁华。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了专属中国戏剧的脸谱、行当、程式化表演和各种炫目绝技。作者现身说法,讲到了中国戏剧和生活的有机联系,讲到了中国戏剧和文学的互动关系。还谈到了中国戏剧的现状、所面临的挑战,并且给中国戏剧提出了若干有益的建议。
本书关注新技术应用给演出安全生产带来的风险变化和新挑战,内容丰富多元,涵盖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研究、杂技空中表演安全初探、国内外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剖析、剧场数字化转型与安全建设研究、舞美装置设计与安全研究、大型活动杭州亚(残)运会技术保障、欧洲舞台机械相关标准解读等多个方面,这些文章既有对安全生产理论的宏观探讨,也
本书围绕大连艺术学院原创音乐剧《信念?青春》演出纪实进行编撰,《信念·青春》以大学生党课汇报演出为视角,从理想信念这个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问题切入,讲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视死如归的夏明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忘我奉献的孙家栋三位英模人物的故事。剧情中,当代大学生们带着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关于
本书围绕大连艺术学院大型舞台剧《拥抱·青春》演出纪实进行编撰,全剧共分四幕,采用纪实性体例,交响乐、合唱、朗诵、音乐剧、舞蹈等艺术形态,讲述贫困大学生,在学校老师的教育与引导下,积极响应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毕业后选择回到老家,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故事等。本书收录了剧目剧本、曲谱、创作采风、创作日记、新闻报道、专家点
本书采用神话—仪式学基本理论框架,综合运用音乐学、人类学、语言学、历史学等多学科方法,在综合分析古代丝绸之路的考古文献及传统习俗材料的基础上,沿着神话—偶仪—乐器—戏曲的路线讨论了戏曲文化观念的发生,依据脚色—叙事—曲牌—文本的线索讨论了戏曲诸因素的形成,因循唱(念)—腔—乐的思路讨论了戏曲形态的蜕变,多视角、多维度全
书稿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北戏曲资料选编,收录了1949-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及省内其他各地、市、州政府部门下达或发布的与湖北戏曲密切相关的各类历史文献,包括戏曲政策文件、计划总结、会议讲话、节赛通知、报刊评论、统计报表等。书稿在编排体例上以年代为序,每年内顺序以时间先后为主,事件相关性为辅。少数具体时间难以确认的
昆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4年5月18日宣布为中国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举世瞩目。徐凌云,昆剧名家、昆剧传习所创始人。本书包括徐凌云文集与徐凌云研究两部份。其中徐著《昆剧表演一得》着力提高昆剧演艺人员自我修养,也从侧面印证徐氏本人从艺六十年的杰出造诣。是对徐家做功俞家唱",做功即表演的生动形象演绎。《昆
本书是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和上海戏剧学院导演大师班2022年度项目,于2022年5月9日开班,历时五周。遵循高层次、小批量原则,在全国择优录取正式学员30名,卢昂、雷国华、宋捷、王晓鹰、张曼君五位名师进行专业主课教学,仲呈祥、陈薪伊、田沁鑫、伊天夫、张仲年、汪人元、黄定山、濮存昕、居其宏、盛和煜、罗
本书的“戏剧”概念为大戏剧概念,主要包括戏曲、话剧、歌剧、舞剧、儿童剧、音乐剧等。全书针对当前首都戏剧发展现状,从主体论、审美论、创作论、改编论、批评论、空间论和发展论等7个维度探索戏剧与首都观众及城市文化建设的密切关系。第一章主体论,主要从戏剧人的文化自觉与艺术创新着手,阐释创作的团队意识、题材意识及文化自觉性。第二
莆仙戏有“宋元南戏活化石”之称。本书通过对莆仙戏台前幕后亲历者的口述资料进行抢救整理的策略研究,总结了抢救、传承莆仙戏艺术的宝贵经验,探寻了莆仙戏艺术传承、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本书的出版希翼为莆仙戏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