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经济运动:若干马克思经济模型的现代考察》从经济制度的变革、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三个方面研究以市场经济为主要对象的经济运动过程和主要方面。经济运动机制包括制度变革机制、经济发展机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理解经济运动:若干马克思经济模型的现代考察》这些研究的立足点和“元方法”就是马克思所提供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
本书结合罗尔斯的正义观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来构建有别于当下西方新自由资本主义的替代性方案自由社会主义。作者认为,西方政治或媒体领域的专家为支持新自由资本主义而依据的正义观是错误的,应该用罗尔斯的正义观取而代之。作者以罗尔斯的正义观为基础,证明资本主义必定是不公正的(与马克思的观点一致),因为它违背了差别原则并导致了
《晚清西学丛书》(第二辑)秉持、延续辑的宗旨与视野,搜集和整理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晚清西学译撰著作,填补空缺,为还原晚清思想全貌做一些添砖加瓦的工作,也借此促进对晚清西学的研究和重新评估,将之作为明末清初至今完整的西学东渐上的重要一环,予以独立突显。无论是追溯现代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史、经济学研究史,还是西学东渐及中国人
本书主要讨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通常也称为《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文后以《大纲》代称)也是如此。如今我们不能试想一个没有写作《大纲》的马克思,就如同我们也已经不能设想一段不存在《大纲》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一般。在这一文本写作和形成16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和进一步探索它的理论效应史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本书包括了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
《经济学与权力: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点》可以视为作者朱里奥·巴勒莫长期研究权力和新权力的一项成果。作为一本原创性著作,书中充分发展了不同视角下的批判观点,探讨了权力在资本主义和经济学理论中所扮演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权力与竞争是密切相关的。作者认为,在真正的资本主义社会,竞争是通过资本决定法律的主要胁迫机制,
当代全球政治经济的性质与目前危机的意义点燃了一场充满智慧的政治激辩,而这要归功于对马克思政治经济观点的兴趣的复燃,其具备长久的思想活力,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添着新的思想内容。本书以一种更为宏大的政治经济史框架来对这些观点进行探究,并对其在当代环境中的意义进行了新的探讨。本书可以帮助读者重新理解马克思的伟大思想,而
本书由上、中、下三篇,共计30章构成。主要是揭示“创新”与“发展”的内在关系。具体阐述了创新劳动,即能够“发现、发明和创造人类尚未有或部分尚未有新质使用价值的劳动形态”,阐述了创新劳动创造的价值量超大的“超常价值”;阐述了资本量超大的“超常资本”。并且,以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超常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尤其是革命性进
围绕马克思经济学,经过多年的争论,仍然存在诸多含混不清的地方。有些问题早已得到澄清,而在另一些问题上则不仅存在观点分歧,还有方法论之争。另外,对马克思经济学发展的近期新成果,也有待系统的梳理。在方法论层面,作者批判地分析了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范式之争”,从生产关系的高度,强调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制度属性,批判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学的基础学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入研究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及其内在矛盾,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在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