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是一本大师撰写的国学入门小书。它成书于1942年,是朱自清先生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职期间,专为中等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学子们所作的,介绍古籍经典的普及性读物。全书用13篇切实而浅明的文章,梳理解读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
本书共十三篇,自《说文解字》开始,中间囊括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史书经典《春秋三传》《战国策》《史记》《汉书》,至诸子的经典、辞赋的经典、诗的经典、文的经典结束,按照经、史、子、集的分类顺序,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精髓及其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是朱自清先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诗、文等经典内容,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这样一本看似简单的小书,倾注了朱自清先生许多的心血和对后学的殷殷关爱。叶圣陶先生在198年写的《重印〈经典常谈〉序》中这样评论道:“朱先生逝世已经三十二年,重
王培军,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我国一部目录学的经典,也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目录学著作。本稿为其第一部笺注之书。本笺注稿的具体内容,由三个方面构成:一、版本校勘。以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武英殿首次刊印本为底本,并参校"浙本""粤本"等其他各本,加以校勘笺注。二、补订。对《四库全书总目》所收之书的作者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续刊》是一部史志目录汇集与整理的大型丛书,对所收之书,每种都精选底本,加以标点校勘,旨在学学界提供质量上乘、便于阅读的版本,是史学、目录学、文献学、图书史、学术史、文化史、科技史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者的必备之书。《续刊》在《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的基础上,对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之作进行
《老子》,也称《老子道德经》《道德经》《道德真经》《五千言》,是《圣经》以外译本最多的经典。它是中国哲学走向世界的独一无二的案例,但目前尚无完整的译本目录,以此,作者编写了此总目。相关总目原发表于《国际汉学》,当时收入73种语言的1576种译本,本书在此基础上又有增益,现有97种语言的2052种译本。这一丰富的材料几能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而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众多典籍文献,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要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做好中国古代典籍文献的保护和传承。而做好这一工作的前提,是摸清中国古代典籍文献的家底。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在相继组织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
这本书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
本书收录湖北省浠水县博物馆馆藏1912年以前古籍6375部36548册。全书著录每部古籍的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信息,书后还附有书名笔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