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集发射场设备控制工艺、重要设备原理及控制方法于一体的专业图书,主要介绍了航天发射场测发系统设施设备的原理和控制,重点介绍了火箭及卫星测试、发射过程用空调系统、加注供气、发射塔等设施设备的原理及控制方式。本书共10章,内容包括发射场设备及控制、测试基础、工程控制基础、常用设施设备、电机与变频器、可编程控制器、触摸屏
本书立足航天测控通信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最新的航天活动实例,介绍航天测控通信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内容涉及航天测控空间科学基础、航天测控通信技术基础、航天器轨道测量与跟踪、航天遥测遥控信息传输技术、统一载波测控体制、天基测控通信系统、深空测控通信系统、航天测控通信应用系统等方面。
《公路发射场坪建模理论及应用》以公路场坪为对象,阐述了超大发射载荷环境下的理论研究方法与力学响应特性,主要包括水泥和沥青混凝土场坪动力响应力学模型、水泥混凝土断裂损伤耦合本构模型、沥青混凝土塑性与冲击损伤本构模型、场坪面基层间界面力学模型、含场坪效应的发射动力学模型、发射场坪力学特性试验方法和发射装备场坪适应性评估等内
中国航天发射走过了60多年艰苦卓绝的历程,在质量、安全、环境和应急响应等组织管理方面,创造了众多行之有效的工具方法,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射之路。2010年开始,为适应我国航天发射高密度短周期和新型任务春笋般涌现对组织管理的现实需求,提高航天发射现代化管理水平,大力推动航天强国建设,我们以丰厚的航天发射组织管理
本书运用现代管理理念,依据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45001—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等标准,结合航天发射场工作和任务实际,构建了航天发射场质量安全环境一体化管理体系标准,阐述了航天发射场质量安全环境一体
本书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与SpringerNature联合出版图书。 航天器自主导航指的是在不依赖地面支持的情况下,仅利用自身携带的测控设备在轨实时测定航天器位置和速度等参数的技术。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自主导航是对多种信息源(多观测目标、多敏感器、先验知识等)进行融合处理的一种先进的自主导航方式。随着深空探测任务的不断
本书将现代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高风险的航天发射系统工程实践相结合,在航天发射试验风险识别、分析、应对、监控、应急处理、预案管理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理论探索与学术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航天发射试验风险管理支持与服务系统,构建了航天发射试验风险管理运行规范体系。理论方法体系、数据支持系统、运行规范体系三者相辅相成,在理论、
自主导航与控制技术是地面无人车辆、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的关键基础技术,《自主车辆导航(从行为到混合多控制器体系结构)》主要介绍了自主导航控制多控制器理论与方法及其体系结构,总结了作者LounisAdouane博士及其团队多年的研究成果。《自主车辆导航(从行为到混合多控制器体系结构)》应用领域包括单个移动机器人/自主地
《多目偏振视觉仿生导航方法研究》以仿生传感器和仿生导航方法为主要内容,围绕卫星信号拒止情况下自主导航问题,介绍了生物利用偏振光和视觉信息进行导航的机理,探索了阵列式仿生偏振视觉传感器技术,实现了基于航向/位置约束的仿生导航方法。《多目偏振视觉仿生导航方法研究》主要面向于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可作为自动
空间目标相对导航与滤波技术涉及相对轨道动力学、测量敏感器、导航滤波等关键技术。根据空间目标和测量任务的不同,相对测量与导航任务所采用的敏感器、导航滤波算法等也不尽相同。航天器的相对动力学模型可以通过轨道动力学作差、一系列的坐标转换,最终得到追踪航天器轨道坐标系下的相对轨道动力学模型。航天器的相对运动会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