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系统性的中国疏浚通史,共两卷,每卷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简要梳理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疏浚的演变与发展特征,下篇通过专题研究深人考察疏浚技术与重大工程,兼顾专业性与大众化。
本书针对引江济淮安徽段沿线边坡防护工程,开展了引江济淮工程岸坡防护生态结构型式研究。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绪论、引江济淮工程岸坡防护工程基本情况、边坡防护分区方法研究、考虑船行波影响条件下的水位变幅区生态防护结构稳定特性研究、岸坡防护预制块结构型式及设计参数优化研究、边坡防护新材料的应用研究、植被选型和生态景观提升措施
《膨胀土岸坡堤坝在线修复防控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围绕膨胀土岸坡堤坝渗透失稳在线修复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详细阐述岸坡堤坝空间信息感知与建设技术、监测感知技术、检测感知技术、多元数据融合技术、全链条技术集成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在线预警与修复加固平台构建技术。研究成果将显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时空演化下堤防三维随机渗透特性和渗透失稳风险预测的专著,主要内容包括堤防土体时空演化特点、土体渗透张量空间随机分布特性、渗透系数强随机性的土体三维随机场数字概化模型、堤防三维随机渗流特性、考虑降雨量-时间相互作用的汛期堤防渗流场变化规律、基于ABAQUS二次开发的随机渗流场计算方法、改进的堤防渗透失稳
汉江哺育整个华北平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地,共约6000万人口。到今天,北京市民打开厨房水龙头,每一滴水中都有70%来自汉江,而在天津则是全部。《汉水的身世》是一本融合自然、历史、现实、人文与现实的非虚构力作,写出汉水作为一条古老江河的时代感和生命感,关注它自身和它的子民、环境、历史与现实。全书分五章:第一章南
本研究立足中国流域生态现状,运用选择实验法,对参与流域生态治理的农户的支付意愿进行测算,从而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非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利用调查数据,在异质性视角下阐释生态价值认知和社会资本多维度的特征,并在测度各维度指标以及对生态系统服务消费偏好进行异质性检验的基础上,探讨农户参与流域生态治理的意愿的影响机理;通过实证研
《河漕备考(上)》为《河漕备考》上集,辑卷一至卷二。《河漕备考》清代朱鋐撰,四卷加历代黄河指掌图说一卷,清抄本。朱鋐,生卒不详,号谭庐,处山(今江苏常熟)人,清朝康熙、雍正间士人。此书以黄河、淮河、漕河三大河流域为主,介绍了历来的河患、治理办法、还分析水患形成原因,提供各种治理方案及措施,以期士大夫研习、以备不时之需。
本书包括巡查组织、巡查要点、险情识别、险情处置、常识法规五个篇章。巡查组织篇主要介绍各单位的相关责任义务、巡查队伍的组建、巡查频次与时间安排等组织工作;巡查要点篇主要介绍如何具体进行巡堤查险操作,包括巡查前的准备、巡查方法的介绍、巡查范围的明确、不同部位重点巡查的内容,如何进行巡查记录及一些窍门口诀等;险情识别篇主要介
本书是史念海先生推进历史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以运河变迁为切入点、网罗历史事件与其中的人事变动。反陕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它让我们看到了运河那交织着无数赞歌和悲剧的历史,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与运河的盛衰息息相关的社会图景,史先生的《中国的运河》兼合了历史的质感和现实的品格,开启了当代中国运河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