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面向一般读者全面介绍西方史学思想的学术著作。全书分总论、史家、史著、学派、传播比较五个板块。总论部分提出关于西方史学史分期的新观点。史家、史著部分论述萨鲁斯特、普罗克比阿、布鲁尼等十八位西方史学家的史学观念和实践;论述《历史与批判词典》《旧制度与大革命》等五部历史著作的学学术价值和社会倾向。学派部分讨论了启蒙时期
本书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哲学史的梳理,而是对历史哲学的问题谱系在纵向维度上的考察。第一部分主要梳理历史哲学诞生之前,历史、天命与人为的张力;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历史神学对历史哲学的重要影响;第三部分主要揭示德国历史学派及哲学家在历史哲学方面的思想贡献。尤其是以黑格尔和康德分别代表的“思辨的历史哲学”与“批判的历史哲学”及其所开
综合考虑中国近代史学相关言说的用语习惯,本书所用“古史”一词,泛指秦统一六国前的中国历史。但是,本书并非对“古史”诸问题进行专门研究,而是从20世纪出版或发表的中国历史撰述中考察学者对“古史”是如何“叙述”的。各章安排,以中国“古史”建构的具体“问题”(如分期与断限、“古史”撰述对神话传说材料的“处置”方式、考古学的发
历史知识的客观性问题,是史学理论在其不同发展阶段和各种理论范式中一直关注的核心问题,本书是有关新实用主义对历史客观性进行最新论证的一项考察和研究,是近几年国内史学理论界就这一论题所作的难得的很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作者将具体研究对象置于更广泛的学术史脉络和关键性理论问题论争谱系中来加以考察,一方面梳理了英语世界史学理论领域
2025历史学考研统考论述题313统考搭长孙博真题模拟30套历年真题解析
本书为文史札记,共一册十章。内容为历史名人佚事及趣闻、历史上典章制度之变迁、古代宫廷及民间风俗、古代名人琴棋书画及辞章佚事等。对诸多今人熟谙的历史人物以野史笔记所载证之于正史的方法,还原其真实而鲜活的身形。对今人尊崇或贬抑的的历史名人以介绍其生活琐事的方法而求达到宣扬正能量的目的。对一些历史名人的大事件根据野史资料予以
本书把古史辨运动当作近代学术思想发展中一个历史现象来描述,主要探讨了运动何以会爆发、以什么样的风貌出现、带来什么影响等近代思想史问题。本书认为,导致该运动产生的最具关键性的因素是清季今文家的历史解释,而清末民初错综复杂的思想学术环境尤为重要,顾颉刚个人的“冲天一击”则是运动的触媒。
本书为《新史学》第十七卷。20世纪中叶以来,史学研究深受“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turn)之影响,探寻绝对历史真实的可能性受到质疑,历史作为表象(representation)的价值和意义日益凸显,概念、记忆、书写成为备受“新史学”研究者关注的议题。本书聚焦历史事件之记忆和书写,探究历史真实与历史表象之关系
批判性是马克思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的本质属性,构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的生成依据和本质范畴。回归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相关论述的考察,有助于从理论源头提供更有说服力的逻辑论证和历史证明。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的批判本性得以彻底显现,准确无误地廓清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尽管马
莱州湾南岸地区,在中国盐业发展史上非常具有典型性,这里不仅是早期海盐生产的起源地,而且盐业发展五千多年绵延不绝,长期成为中国制盐业的中心。自海盐业起源至汉代,莱州湾南岸都是全国性海盐生产中心,商周时期该地不仅是全国的制盐中心,也是最早实行食盐专卖政策的地区。自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莱州湾南岸海盐生产虽经历了由全国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