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所办集刊,一年四期。内容为中国古代文史研究前沿论文及述评。时段为中古隋唐到宋代、明代。常设栏目为专论、书评等。
本集刊是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研究室等单位所办专刊,集中展示了元史研究的重要前沿成果。此为第39辑。
江苏省老区开发促进会于2021年下半年在当地开展红色资源调研普查工作,调研普查的主要内容是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至改革开放前创造和完成的,可以为我们今天开发利用,且必须经过转化才能彰显其当代价值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的总和。现将调查工作报告出版成书,以伟人故里,革命历史事件和活动遗址、遗迹,墓碑(群
清初阎若璩所撰《尚书古文疏证》是一部对传世《尚书》所谓“古文”部分辨伪之作。阎若璩积三十余年之力,继承朱熹、梅鷟等人的研究并博稽群书、条分缕析,从篇数、篇名、典章制度、历法、文字句读、地理沿革和古今行文异同等多方面考证,得出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及孔安国传是后世伪作的定论。本书不但在学术考据上有承上启下之功,梁启超复
该书是作者2010年通过的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该书从陶器群入手,在建立冀州夏商时期各考古学文化编年的基础上,观察不同时期冀州之域内各考古学文化的变迁与谱系关系。该书也是第一部基于陶器谱系研究,以细密考古学文化编年为角度,在较大空间范围内构建不同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与互动关系的著作,是目前该领域最全面的论述。通过梳理冀州
本书精选了伊沛霞关于中国史的代表性论文凡11篇,是其从业治学五十年以来成果的集结。序言《五十年的中国史缘》为伊沛霞访谈录,将其治中国史之缘起、经过等,娓娓道来。论文11篇,所涉内容基本可以分为唐宋制度史、社会史、家族史、性别史等几个领域,既有伊沛霞年轻时所写的专题研究,如《唐代的书仪》(1985)、《宋代的火葬》(19
研究印度历史,不仅可以使学者们更深刻地知道印度的发展由来,看懂今日印度,而且对他们扩展观察问题的历史视野,丰富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增强人文素养都大有裨益。笔者通过多年的印度史研究,并吸收国内外研究新成果,整合成这部通史。全书分为三卷,即上卷“古代部分”、中卷“殖民统治时期”和下卷“独立以后”。下卷从自治领时期写到
本书是德国足球巨星托马斯·穆勒亲笔撰写的第一本中文自传,他希望用此书唤醒每一个源于热爱的足球梦想。穆勒不仅是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俱乐部的中场多面手,更是德国国家队的进球先生,被誉为“球场空间之王”。虽然他没有过人的身体素质,没有顶级的天赋,却依靠自己的努力与勤勉,成长为世界级巨星,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在自传中,穆勒追忆儿
日本人的“单一民族说”在自近代以来的日本人的思想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但是战后不断有历史学家挑战这种“通说”,网野善彦显然是其中旗帜颇为鲜明的一位。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网野在自己的学术体系中第一次采用了“东与西”的地域历史视角。他对于“东与西”差异和联结的探讨是多层次、跨学科的,包括从语言和民俗看东西社会差异,从考古学上的
采取年谱形式,将多年来搜集的陈寅恪研究及其家族研究的零散资料做一次总结,辅之以对长盛不衰的“陈寅恪热”文化现象的思考、评说,对今后的“陈学”发展应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