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方法论》一书的写作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为根据。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恰当的方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和主线,坚持价值引领,是撰写本书的根本指导思想。本书总结了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的教学方法,集中展现了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学习和研究《资本论》是我国学术理论界面对的重要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我国《资本论》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发表和出版了一大批有影响的论文、著作。本书即对1949年以来我国《资本论》研究成果进行量化分析,并对《资本论》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加以专题分析,力求反映我国
本书聚焦于马克思的经典篇章,使其经典理论遗产再次进入当代大众视野。彼得·奥斯本(PeterOsborne)强调了马克思著作中的浪漫主义传统和现代主义遗产,他把马克思的思想作为一种发展中的研究,具体地说,是对人类作为实践的历史人的意义的考察。奥斯本引用了大量马克思著作中的段落,并展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驳斥了马克思作为一个
本书是引进翻译作品。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重要,马克思的思想在当今依然至关重要。福克斯通过马克思关于文化和传播研究的十五个核心概念向读者介绍了马克思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具体包括:辩证法、唯物主义、商品、资本主义、劳动、剩余价值、工人阶级、异化、传播工具、一般智力、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阶
马克思主义学院肩负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全面、准确掌握湖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情况十分必要。 本书通过大型调研,总结了近十年来湖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成绩,特别是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高校重要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提高教学实效性,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作者基于长期一线教学实践,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22个研究专题,如“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多彩的世界史如何形成的”“如何理解生活历史发展的东里与主体”,等等。所设置专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一方面充分囊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本书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思考及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基本理论研究、党的百年思想历程等主题收录的会议论文,展示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文章的作者是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均来自科研单位、高校马院等,如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贾高建、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张一兵等。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异化劳动”和“劳动过程”为线索,探究异化劳动理论与劳动过程理论共同发展的脉络,进而勾勒出异化劳动理论的逻辑线索,并将它运用于现当代资本主义劳动问题境况的分析。书中主要讨论了以下三个核心问题:第一,异化劳动理论的发展脉络;第二,劳动过程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异化劳动理论的关系;第三,异化劳动在现当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基础。本书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体系和三个基本维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论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使命、方法体系、实践样本,探索和总结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体系,以期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本规律,进而从方法论体系层面充实马克思主义理
本书以新时代为坐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为理论指导,植根于中国社会现实,关照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与现实两个维度切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的热点、难点、痛点进行研究,提出新的观点,对拓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大有裨益。本书是第7期,讨论了马克思主义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