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先生立德、立言、立功“真三不朽”,成就其传奇一生的阳明心学,五百多年来为无数豪杰人物提供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但是,对阳明心学微奥的把握却并非易事。所以,很多心学修习者常有“不得其门而入”的困惑。 本书极富创见,从三个角度透彻地揭示了阳明心学的“奥秘”,将引领你参悟这“千载绝学”的玄机。
人终究无法在这个世间过得小心翼翼,因为总有一种召唤在不远的前方,它让人不得清宁,也无法停留。我是王阳明,我从江南一个叫作余姚的县城出发…… 人这一生兜兜转转,倏忽千里,时间深处弥漫着美丽的伤感。我就这样开始了一生的致良知之旅:少年时的天马行空,边关历险;青年时的困惑纠结,溺于佛道;从中年到晚
本书共五篇:第一篇“阳明学与福建”;第二篇“阳明学与漳州”;第三篇“阳明学与平和”;第四篇“王阳明研究”;第五篇“阳明后学研究”。
本书围绕王阳明的主要生平事迹及其思想演变过程展开,写作过程严格以史料为基本依据,并合理借鉴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探究王阳明思想变化的内在动因和脉络。主要围绕“心即理”“知行合一”“事上磨练”“致良知”“四句教”等几个心学核心命题展开,详细解读了阳明心学的内在逻辑和主要精髓。通过研究,指明“成圣”是解读王阳明思想的关键线索
林兆恩,字懋勋,号龙江,道号子谷子,明正德12年7月16日出生于莆田县埭内赤柱官宦之家,万历26年正月十四日病逝,终年82岁。他祖父林富是明弘治年间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他屡试不第,后专心求道,精心研究儒道、释之学,创三教合一学说。在东岩山林富的别墅传教授徒。学者称林龙江为三教先生。本书分为13章,介绍了林龙江弃名
《传习录》是研究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哲学思想以及心学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料。传习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的内容生动而活泼,共分上中下三卷,上、下卷主要是王阳明与弟子、友人的论学问答,中卷主要是王阳明的论学书信。 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最容易体会《传习录》思想的方式,就是用一种心灵的碰撞、一种情感的共鸣去阅读
《阳明语录》作者高邦仁将王阳明智慧反复拆解、整合,体悟、应用,历经将其由厚读薄再丰厚的心学探本溯源过程,最终加以修订。以调查问卷的科学性方式,摘取现代人关注的,对做人行事、解決现实问题有帮助的至理箴言,回答了“什么是本体、一'”“为什么致良知、格物”“如何洞察私欲”“如何解决今天的问题”等追问,并对母句加以注解﹣言辞简
本书是两位资深中国哲学研究者的《传习录》讲析作品集,贴近现代的方式解读,既深入剖析《传习录》的哲学内核,也全面展现一个丰富立体的王阳明。《传习录》是王阳明讲学以及与弟子对话的语录集,记载了他“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等核心思想。全书选取《传习录》52组最能体现王阳明思想精神和脉络的句段。每篇分为“原文
来知德《周易集注》是集注性著作,易学史上的数论、气论和理本论对来氏易学的形成均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该书遍采诸家注解之长而自成一体,其理论体现了明中后期易学家对程朱理学的反思与检讨,及调和理学与气学、象数与义理的尝试与努力。全文共分六章。第一、二章勾勒来氏行年大略并对来氏《周易集注》版本系统做了梳理和考证,区分出万历三十八
本书是一本王阳明的传记,由民国时期研究王阳明的著名学者王勉三撰写,作者在书中简练地介绍了王阳明的一生,诸如他的家庭、幼年、游历、应试、政治、改过、讲学、贬谪、剿匪、平逆、晚年等。此次出版,我们在内容上特别增补了王阳明弟子钱德洪编撰、罗洪先审订的《阳明先生年谱》,力求更全面、更丰富地展现王阳明的传奇一生与心学的无边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