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文献语言学方法对黑水城出土藏传佛教后弘期早期法本西夏文《解释道果语录金刚句记》卷一进行录文、释读和校勘,尝试整理该文本所涉词语的藏、夏对译关系,对探索译自藏文的西夏文“道果”法文献的研读方法进行了实践。进一步佐证了元明时期中原所传藏传佛教“道果”法早期法本与西夏的渊源关系,堪为研究西夏所传藏传佛教的总体面貌以及
本书在佛教中国化的大背景下,以方法论为视角,以辩证思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僧肇“中道思维”与“即体即用”思维的形成进路、理论形态与核心特征,研究僧肇对般若中观学辩证思维、中国古代哲学辩证思维融合转换的原因、路径与内容,揭示佛教中国化的某些理论特点以及僧肇辩证思维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
《法句经译自巴利文并附论文〈佛陀与西方〉》是白璧德生平著述中的唯一一部译作,译文之后另附有论述佛教与西方思想的长文,是西方佛学研究的重要文献。《法句经》是巴利三藏之经藏中的一部经典作品,白璧德自巴利文译出此作,意在呈现佛陀关于更高意志的原初教诲,并在附文《佛陀与西方》中将东西方的文化与思想进行对比,揭示出佛教对于人之内
钱文忠将散落在巴利文佛经、梵文佛经、汉译佛经原典的佛陀人生记录,进行了分析比较和完整总结。从佛陀出生、成长、婚姻、出家、修行、得道、弘法,直至寂灭,系统梳理和全景展现了他传奇的一生;从历史、文化、传记、经典四大维度,真实还原了佛陀和佛学的精华。 本书以通俗口语和讲故事的形式再现了一个伟大、慈悲,而又真实、智慧的佛陀。通
佛教是当今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本书力图用尽量明白易懂的语言,以讲故事的形式,对佛教从产生到现在,前后二千多年的历史做一简要但较为全面的叙述。本书的关注重点是佛教产生以来至传播到亚洲各国的早期时段,从佛教的创立开始讲起,特别注重部派佛教时期的分化。同时本书兼顾中国历史,着重讨论了以及对中国影响至深的大乘佛教的产生,以及以中
本书稿共六章,分别阐述了佛教在印度的兴起及对外传播、佛教在泰国的传播、泰国佛教的政治化进程,不仅系统描述了历代泰国佛教的传播特点和途径,以及对后世思想的影响,还介绍了泰国的佛教艺术、中国禅宗在泰国的传播和影响、当代泰国佛教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当代泰国佛教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慧皎《高僧传》作为现存最早的一部僧人传记作品,不仅是中古思想史的宝库,更开创了佛教史传的历史,为历代僧传书写的典范。 钱穆先生曾言:《高僧传》“在宗教里边加进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人文历史观点”。本书借鉴这一视角,聚焦《高僧传》的书写,分别从材料源自、文体样式和精神向度等方面,探讨了中古僧传书写的系统性特征,如经录与僧传
本书是一本心理实验设计方面的教材。 本教材从研究课题进行实验设计出发,以经典实验教学案例为例子,详细介绍常见的实验设计的特点、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数据输入模式、SPSS分析操作及规范结果输出,使学生能够较好掌握实验设计原理、统计分析和SPSS操作用于自己的研究。 本书旨在将心理实验设计的内容介绍给广大读者,从而使读者
廖深基,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校长。本书由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抽调专业骨干策划创作。全书采用中、日文写作,主要内容包括黄檗文化五大主题:福清黄檗文化历史溯源、黄檗文化在日本的盛兴,黄檗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黄檗文化是中日交流史上的明珠、海上丝绸之路与黄檗文化。本书旨在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基础上讲好福州地域特色文化的故事,向日本乃
从演揲儿法中拯救历史——元代宫廷藏传密教史研究(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