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从语言文学教育、国际中文教育、新闻传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五个角度展开研究,共收录文章十七篇。一些文章从高校课程学生参与度出发,探讨学生参与度提升的有效途径;一些文章聚焦数字人文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将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与新技术相融合,提高教学质量;一些文章关注近年来对外汉语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融合之道,在于交流。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由清华大学发起,中英核心高校共同倡议建立,多年来在中英顶尖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学术合作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来自中英两国顶尖学府的资深专家、青年才俊和莘莘学子以联盟为纽带,在人文学术和人文教育的领域里进行跨文化、跨民族、全球性的探讨合作,取得了丰硕的实质性成果
《大学人文教育(第十辑)》是贯通式与共同体: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研究课题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研究专辑,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该课题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教授担任主持人。李怡教授在主题论文《新世纪教育的关键词:贯通式与共同体》中提出,新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一系列深度的改
《大学人文教育》第九辑的主题是“中华文化全球传播时代的新文科”,是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面向中华文化全球传播时代的新文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书中指出,新文科建设要把握好中华文化全球传播这一时代命题,做好相关工作。本辑中,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中文系系主任或文学院院长撰文畅谈新文
《人文道理:一位普通高校人文人的教育理念与思索》为作者张开祝多年来撰写的与人文教育或高等教育有关的各类文章,多是人文主张的表达,故也可称之为“人文道理”。人文以“道”,传播以“理”,简称“人文道理”。内容包括人文理念与主张、人文浸润与化育、人文精神与文化、人文关怀与管理四部分。
教育是人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她的属人特性似乎是不言自明的。既如此,何以有人文教育一说?俗语云:缺什么,吆喝什么,这句大白话其实凸显的是问题意识,或者说暴露出我们对教育功能某种结构性失衡的焦虑。话题的场域如果延展一些,我们可以将人文教育置于所谓通识教育的模块下予以考量。通识教育的初衷,是要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培养兼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