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导论(第八版)》致力于从通才的角度,呈现全面、系统、连贯的小组工作实践。第八版中持续保留了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上使用任务小组和治疗小组进行分类的方法,充分、细致地讲解了小组工作的实践过程,力图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教育工作者、一线社会工作者提供具体、实用、专业的参考。第八版的更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加
《平凡之路—社会工作督导活动与实践案例》一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社会工作督导概述,内容涵盖国内外社会工作发展脉络、社会工作督导的发展、社会工作督导的价值观;第二部分研究方法,内容为“叙事探究”之生命故事;第三部分社工督导的成长,内容涵盖社工督导成长的故事、成长的足迹和秘籍、共勉等内容。本书坚持国际性、本土性、逻辑性
本书为《社区心理学研究》的第14卷,分为五个栏目,“社区心理学理论”部分从理论出发,探究了云南汉族大学生的祖根意识、社区认同与社区参与、公共服务满意度与生育意愿等;“社区心理服务模式”研究了内嵌式社区矫正的心理-社会整合服务;“社区工作人员心理”分别从疫情下的社区公共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女性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探究社区工作
本书勾勒了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的重要主题。每章均以一个总体问题和假设的情景开始,引发读者的思考,并以数个关键词和问题结束,以便读者进一步学习与探索。本书说明了社会政策何以作为一种促进社会正义的形式,通过对美国历史的再概念化来梳理福利国家的演变过程。此外,本书解释了人类安全的重要性及其与社会福利的关系,提及了全球视角下的社
南京大掌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风险、灾害、危机的跨学科研究,至今已有十余年。在这十余年中,中国相继经历了南方雪灾(2008)、汶川地震(2008)、玉树地震(2010)、舟曲泥石流(2010)、温州动车事故(2011)、芦山地震(2013)、鲁甸地震(2014)、东方之星沉船(2015)、天津滨海新区
本书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建设思想为视角,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书中主要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社会组织的内涵和类型、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予以阐述,并对研究方法、创新点、研究综述进行梳理。具体从经济、政治、文化
能力建设是具有公益慈善使命的社会组织不能绕开的重要话题。本书所言“能力”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干善事、能干事、干成事、能竞争、可持续的本事。而要达至这般境界水平,离不开若干相关能力要素支柱的强力撑持。对于各类社会组织来说,这些要素支柱至少要有内部治理能力、战略管理能力、资源筹募能力、人力资源能力、财务规范能力、公益营销和公共
本书借助故事、寓言、案例等,以生活化的通俗语言对社会工作的理论逻辑、主要流派以及历史演变过程进行阐述,让读者在有趣、轻松的阅读氛围中体会到社会工作理论的趣味和温情,学会运用社会工作的思维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本书包括五个部分:生活就是问题解决、生命是一种成长经历、成长需要关怀、成长需要协同,以及生命是一种整合。这是一部采用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城市的管理正在步入智慧时代。近年来,人工智能开始更多地应用于政务、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被用来破解治安防控、环境污染治理、交通出行等难题。在国家政策及社会进步要求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进程开始加快,技术与治理的融合已经从管理个人上升到了管理社区。本书将汇集人工智能在社区管理中的前
本书对基本公共服务中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需求方、目标、实质、过程、公共财政、标准、监督以及评价等各个方面。基本公共服务机制与优化这项重大课题是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活力社会为前提,需要发挥各方合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推进。本书提出的关于优化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