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中国农民开展彻底拔掉封建制度基础的土地改革伟大运动的历史,全景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历程。本书通过翔实的历史记述,告诉读者:中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变革,也是一场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更是建设新中国的前奏。中国的土地改革
本书通过对于大庆石油会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手法,揭示大庆石油会战对于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意义和作用,回答了毛泽东同志为什么要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工业学大庆”在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艰难曲折的前进过程;大庆油田发展对于是国家1961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文革”时期,1979年国家提出
上世纪50至70年代,全国有数千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业生产和边疆开发,仅上海就有约12万知识青年到江西插队落户。为使知青研究深入发展,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发起组织编写了《上海知青在江西档案资料选编》一书。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批准号15ZDB051)系列成果之一,由上
土地改革运动史(1946-194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西南地区结合民族地区实际,贯彻和灵活运用中央土地制度和民族政策,开展了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西南民族地区的土地制度变革推动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民族关系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嬗变,加速了乡村社会的重构,反之,乡村社会的重构也加速了西南民族地区土地制度的变革。
五七干校历史是文化大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当代教育史和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五七干校研究在上述领域研究中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然而,目前对它的研究还很薄弱,取得的成果也较少,还没有出版一部研究专著。基于此,加强五七干校的研究将有助于拓宽和深化文化大革命史研究,有助于加强和丰富中国当代教育史和
四清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我们党开展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它持续了四年之久,直至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这场运动既是建国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产物,也是文化大革命的预演,是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非常重要的一段。它前承三年困难时期,后接文化大革命。应该说,深入研究这段历史,对弄清文化大革命的起源有重要学术价值。本书依据翔
本书根据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和当事人的回忆,翔实、生动地反映了文化大革命中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邓小平等领导人的重要活动。本书共分三部分:逆水行舟、砥柱中流、拨乱反正。本书通过对文革时期一些重大事件的介绍,阐明了十年浩劫对党和国家带来的沉重灾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不屈不挠的斗争。
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开,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摈弃老路、堵住斜路、打开新路的伟大转折时期。本书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心,对这6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一一加以叙述。本书从抓纲治国方针的提出写起,对这一转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否定两个凡是、邓小平第三次复出、经济领域的思想解放、真
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一个争论激烈、分歧很大又事关全局的热门话题和关键问题。以地谋发展、土地财政既是政府利用土地制度安排创造经济奇迹的手段,又是把经济拖入困境的根源,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土地财政和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土地制度的演变究竟在如何强化政府主导发展模式?中国土地制度的改革逻辑是什么?中国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