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史料集。淮海战役胜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人民群众踊跃支前则是这些因素中最重要,不可或缺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为了重温那段历史,本书用历史再现的方式,辑录了文献资料、参战人员回忆文章、相关报纸报道、支前模范故事等史料,多角度、多方面、多维度地对淮海战役人民支前运动做一个实录
“湘军”是晚清时期对湖南地方武装的称呼,初称“湘勇”,后称“湘军”,中国近代史上令中外侧目的一支武装力量。而本书就是一部全面而深入的湘军通史。晚清,以太平天国为首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朝廷维稳不力。在紧迫的情势下,咸丰皇帝破格从草根阶层中提拔文臣武将,于是一代湖湘读书人从乡野间崛起,左宗棠、江忠源、刘长佑、罗泽南等人投入
郭红,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明代军卫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军事史是的一个特争鲜明的制度,它延续明清两代,数量众多,变迁复杂。本书将以明代法律文献为中心,考察明代中后期卫所的“民化”进程。明代卫所军事职能的消退过程中所伴随的民事职能的上升,在这个过程中,卫所相关人口趋同于一般老百姓,与驻地
讲述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军事谈判,折射出大国崛起的艰难历程。从鸦片战争谈判后割让香港,到抗美援朝谈判后自立自强,中国人民走过了由屈辱、悲愤到自信、豁达的心理历程。军事谈判是谈判双方对立最尖锐、利益最鲜明的对话。它担负着一场战争的全部责任,寄托着战争双方的全部利益与希望。其中,有因愚昧而造成的恶果,也有因智慧而获致的成功;有
唐朝,中国历史中的一个黄金时代。唐代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它是如何从隋末的大混乱中脱颖而出,逐渐走向贞观之治,又是怎么从武周之后的混乱迈入了开元盛世的呢?而强大的盛唐又是怎么被安史之乱摧毁的?从中唐到晚唐的乱局中,大唐帝国又经历过什么呢?本书将以唐代各个时期的战争为线索,向读者展示这段历史的变迁。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当时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他们真实人性底色和认知逻辑,试图重新梳理近代史发展脉络,再现一个真实可感的晩清,解读历史的多样可能性。分为《鸦片战争》《湘军崛起》《火烧圆明园》三部。 晚
监军司是西夏重要的地方管理区划,具有军政合一、军事管制的特点,传世文献有十二、十六、十七、十八等不同的数量记载。学界对监军司驻地的研究颇有争议,作者对通过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梳理,并结合古城遗址的野外调查,确定了西夏监军司的驻地,对监军司周边的堡寨进行考察,并对西夏监军司的边防体系进行相关的研究,从而对前人的研究进行验
本社近年推出的畅销书《战天京》是写湘军集团攻破太平天国首都南京城的史事,而在此之前湘军攻下当时安徽的省城安庆,则是攻克天京的必要前提。安庆会战是清王朝命运的转折点,安庆会战前清朝有亡国之忧,而安庆会战之后,清王朝逐渐掌握主动,逐渐镇压了各地动乱,号称“同治中兴”。本书选取安庆会战这样一个转折点,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这场历史
《海防纂要(一)》为《海防纂要》第一集,辑序至卷一。《海防纂要》明代王在晋撰,十三卷,明万历四十一年刻本。《海防纂要》由王在晋任职浙江提刑按察使期间所编纂的一部全面介绍明代海防的专题著述,成书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嘉靖时期,倭寇烧杀抢掠,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倭患剧痛,长期萦绕国人心头,其侵略场景仍历历在目。万
《海防纂要(五)》为《海防纂要》第五集,辑卷十一至卷十三。《海防纂要》明代王在晋撰,十三卷,明万历四十一年刻本。《海防纂要》由王在晋任职浙江提刑按察使期间所编纂的一部全面介绍明代海防的专题著述,成书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嘉靖时期,倭寇烧杀抢掠,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倭患剧痛,长期萦绕国人心头,其侵略场景仍历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