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编者卢礼阳先生是《温州读书报》主编。书中内容皆选自《温州读书报》自2014年开设的专栏“我的第一本书”。此次结集从中精选50篇,其中包括著名学者黄鸿森、游修龄、温端政、王则柯、陈福康、钱志熙、胡宗刚、张求会等人的文章;也包括实力派作家周实、缪克构、余凤高等人的佳作。书中各位作者均从各自的角度回顾了平生第一部著作问世
博睿出版社是一家总部位于荷兰莱顿(Leiden)的世界知名学术出版社,与同在莱顿的莱顿大学保持着密切联系。出版社创立于1683年,到2008年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本书收有许多书影和历史照片,介绍了博睿出版社的创社历史,发展过程和历任负责人的发展理念,和对出版社发展有杰出贡献的作者和编辑,全面回顾了博睿出版社三百多
主题出版是中国出版事业鲜明的特征,是与时俱进、动态开放的出版板块。本书是一部对主题出版工作进行学理性思考和实践性研究的专著,通过梳理我国主题出版的发展进程,基于主题出版的内涵建设,研究其发展的普遍规律、创新模式。本书聚焦主题出版实践经验、问题与思考,从主题出版与学术出版的关系、国际化路径与“走出去”机制、融媒体传播模式
本书由“咖香书香在上海”、《上海主要实体书店咖啡经营调研报告(2021年)》和《上海市出版物发行行业咖啡服务标准(2022年)》三部分组成。“咖香书香在上海”为2022年上海咖啡文化周“啡尝上海?不负热爱”的分支活动,记载了由上海75家实体书店共同参与、推荐20+新书单等展览展示活动的基本态势,包括媒体报道的节选,从中
媒介融合概念自1983年首次由美国普尔教授正式提出并于2005年引入我国以来,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成为业界和学界的研究热点。随着媒介融合对社会和产业变革影响的加剧,研究的重点由初期的概念界定及微观分析,向理论层面和产业组织层面推进。围绕媒介融合对产业格局、经济特征和竞争方式的改变以及产业的战略转型,国外研究主要基于传播过程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发展和出版单位事业改企业并纷纷上市,中国出版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书作者目睹了这一变革进程,并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亲自参与。作者立足正反两方面,深入、细致地进行描述、剖析、审问和立论,思人所未思、言人所未言。书中列举众多亲历案例,并分析其成败得失,可为中国出版业
本书汇集了作者撰写的35篇文章,分为编辑心得、出版刍议、发展思考、图书评论、科普习作、新闻采访六个部分,反映了作者在35年职业生涯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对于科技编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有助于青年编辑不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快速成长。
本书内容包括:导论、数字时代文化安全所面临的挑战、文化认同在文化安全中的核心地位、国际出版对于文化安全的构建、中国国际出版中的文化安全形势探究、中国国际出版的文化安全话语体系构建、结论。
本书是中国学术出版年会(以下简称“年会”)举办十年以来参会嘉宾主题演讲实录的集锦。全书共包含十个章节及附录,每章节以当年学术出版年会的主题为标题,整理为一人一篇文章的形式,部分章节包含圆桌对谈内容的整理。书中的每一章节的文章均涉及每一年度行业发展的前沿热点问题,有出版人、学者和经营者的横向对话,也有纵向行业演化和趋势预
本书主要研究传统国家治理理念与体系对当代国家治理的意见、价值及其相互关系,探究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传统根基和历史底色。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学术综述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文化传统与国家治理的关系的论述,包括传统的意义、价值及转化的路径,这是本书进行研究的根本遵循;第三章,论述了中国传统治理体系的形成、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