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马克思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经验和评述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政变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结构和阶级斗争状况,评述了路易·波拿巴政变的原因、过程和结局,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生动描述和精辟分析,揭示了历史运动的规律,阐述了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批判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杜林并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部经典著作。本书介绍了《反杜林论》的写作背景、基本内容和重大价值,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三个方面对恩格斯的论述作了重点阐释,并力图挖掘这部经典著作对当代中国的意义,帮助读者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和活的灵魂。
本书全面论述了西南联大在云南的地理与人口国情调查实验的情况。上编是对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地理学组师生进行的地理国情调查的研究,主要有鲍觉民指导的环滇池区域土地利用调查,张印堂主持的滇西经济地理考察及其边疆经济地理学科的建构;下编是对西南联大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在呈贡县人口普查、昆阳县户籍及人事登记、环滇池区域的户
本丛书共包含10部著作,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政治经济学论丛》《马恩通信选集》《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资本论》提纲《哥达纲领批判》《拿破仑第三政变记》《法兰西阶级斗争》。本丛书可以说是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最为经典的作品,并以影印的形式,为读者呈现各部著作在国内首次出版时的样
书稿梳理了从《伍珀河谷来信》到《德国农民战争》两本著作之间的恩格斯思想发展过程,试图通过这种研究来深化对青年恩格斯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理解。特别是在对《英国状况》系列文章、《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神圣家族》《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共产党宣言》等文本的解读中,作者努力从基于内在矛盾的现实批判思路之发展史的角度,来揭示和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作的社会学著作,于1884年首次出版。本书揭示了原始社会制度解体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形成的过程,阐明了阶级社会的一般特征;弄清了各个不同社会形态中家庭关系发展的特点;剖析了国家的起源和实质,证明了国家由阶级产生,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必将消亡。该书是
该书是恩格斯1844年9月-1845年3月写成的。恩格斯在英国居住期间,研究了英国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他本来打算在他计划写的英国社会史中分出一章来说明这个问题,但是为了说明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特殊作用,便决定专门写一本书来研究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他认为,1848年以后宪章运动的低潮和英国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的暂时胜利
本书是研究马列主义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书中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重要的通信内容,时间跨度从1846年至1895年,总信件多达200多封。书中分为两部分,即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件和恩格斯致马克思的信件,内容涵盖了他们对革命形势、革命人物的评价,理论问题的探讨和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问题研究等,他们以信件的方式,相互学习、深度
《论住宅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之一。恩格斯在本书中指出,一切历史时代的被剥削者,几乎都无例外地遭受到住宅缺乏的威胁。在资本主义时代,工人阶级本来已经很恶劣的居住条件,因人口大量涌进城市而更加恶化,不仅房租大幅提高,甚至难于找到住所,这不仅伤害了工人,也打击了小资产阶级。恩格斯论证了承租人与房主不是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
《哥达纲领批判》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批判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错误思想拉萨尔主义观点,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针对拉萨尔派离开生产关系空谈劳动和公平分配的错误观点,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