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东南大学伦理学团队协同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北京大学等多个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以“道德发展高端智库”和“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多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为依托。进行了关于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三轮国家调查(2007年、2013年、2017年)与四轮江苏调查(2007年、2013年、2016年
这是作者继《青春大丈夫》《暗中观察》后的又一部写给大众的觉醒之书。本书的“形势”是指世界的主流观念,“形势比人强”则是指未来不取决于某个人,而是取决于多数人的观念。本书一共分为6章,分别是第一章形势比人强、第二章捕捉自由的影子、第三章有些道理只是真、第四章内卷的打工人、第五章未来会好吗、第六章从两点看未来是否值得乐观。
本教材着眼于当前高校学生传统文化和职业文化认知实际,针对高校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个人修养不足、与岗位需求匹配的职业素养不强的情况,实施“汲取传统文化、涵育职业素养”的特色育人路径。教材内容按照“文化表征”——“职业素养分析”——“职业素养延伸和实践”的顺序编排,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让职场案例故事带给学
《通用职业素养》一书紧密联系轨道交通类院校主要专业群的就业方向,设置了融入职场、扎根职场、赢在职场三大模块,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编写了团队合作、高效沟通、遵规明礼等十二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都设置了素养测试,通过定起点(微课精讲)、学重点(课堂讨论)、解难点(课后研学)、追热点(行为训练)、养品质(价值引导)的脉络,沿着
《孟子传》是一部关于孟子的历史传记作品。作者梳理了古代典籍中有关孟子生平事迹的相关著述,以传记体的形式系统书写了孟子的一生,力图让这位中国儒家学派亚圣的形象更清晰、更鲜活,并通过孟子的言行领悟其一直坚持和推行的王道政治理想和仁政思想,从而为儒家文化为基础的政治社会提供更多的思考。 作者在高校讲授古代文学并潜心于孔孟研究
本书是根据几十家用人单位需求调研以及作者二十余年教学实践编著而成。围绕培养职场中所必备的五项职业素养和五项能力而展开。不但对五项职业素养和五项能力的内涵、思维模式以及训练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同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教学实践进行了论述,还附有一些教学实例和效果分析。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大学在校本科生、专业硕十生必修课程的教
本书分为职业素养、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语言素养、礼仪素养、沟通素养、自我管理素养、解决问题素养、团队合作素养、实践执行素养、职业发展素养、创新能力素养等十三个章节。通过每章节的学习,能使学生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无论在什么岗位,我们都需要把工作做好,但是要想把工作做好,前提是要在工作中用心。这是一本员工励志书,本书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将用心工作的内涵全面细致地展现给了读者。书中选取了贴近生活的实例,从多方面讲解了用心工作的重要性,让读者明白用心是工作中的一笔财富。一个人只有用心去工作、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尽职尽责,才可以将工作做
本书从历史与逻辑两个维度展开。历史维度是从改革开放30年到40年持续推进的国情调查所呈现的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轨迹;逻辑维度是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历史与逻辑的结合点是社会大众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状况、文化轨迹、共识差异、中国问题和文化战略。它以“精神哲学”的理论与方法,在三个历史节点和五个逻辑维度的交错互释
本书系科学思维书架之一。作者主要探讨互联网时代公民科学的优势和缺陷,在回顾公民科学历史的基础上,选取了几个典型案例从修辞学和传播学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互联网为公民参与科学带来新的契机,在数据收集、风险表征和社区协商等方面提供了更广泛的方式,也促进了非专业人员、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互动和认同。CITIZENSC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