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文献集成(第二辑)
本书是中国古代音乐文献整理项目的第三辑,收录明代音乐专著63种,包括贺序隆《逸语》8卷、韩邦奇《苑洛志乐》20卷、张敔《律吕新书解》2卷、祝允明《猥谈》、吕柟《诗乐图谱》18卷、李文察《太常李楼云乐书》、刘濂《九代乐章》23卷、王邦直《律吕正声》60卷、王世贞《曲藻》、朱载堉《乐律全书十五种》、王骥德《曲律》4卷等,其
本书1函7册,系统叙述了六十七首传统音乐的缘起,并进行了赏析和解说。作者以美学解读中国传统音乐,将音乐与人文做了一次对接,填补了中国文化音乐视角的空缺。为了帮助读者更好了解传统音乐的内涵,本书内附光盘十张,均为内地名家演奏的经典国乐的历史性录音。
《中国音乐百年作品典藏》(以下简称《典藏》)是由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人民音乐出版社于2014年4月26日正式启动历时3年完成的*出版项目,其总体目标是为社会奉献、收集、保存一部内容可靠、质量上乘、能全面反映中国现当代音乐作品面貌、*权威性的中国音乐曲谱集与音响资料集。此次《典藏》项目的出版工作,可以说是我社出版工作的一座
《神奇秘谱》成书於明初洪熙乙巳(公元1425年),是现存最早的琴曲专集。:书中所收六十四首琴曲是编者从当时『琴谱数家所裁者千有馀曲』中精选出来的,其中颇有一些歷史上很有影响的名作。由於古代音乐不如其它文物那样便於保存,许多古曲不是失传了,就是面目全非。所以古琴谱中保存的古曲,被唐人认为『唯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古曲是总
说起《自选堂琴谱》,首先想到的就是广陵琴派。广陵派琴家一脉相承地保持了自身固有的特色,以清幽、恬雅、舒畅、洒脱作为琴曲的美学标准,注意内容和感情的表现,节奏跌宕多变,指法细腻灵活,操缦谐婉自如。广陵琴派创始者为江苏扬州琴家徐常遇。因扬州古称广陵而得名,是在虞山派的基础上发展创立的。徐常遇辑有《澄鉴堂琴谱》,其子徐新、徐
《西安鼓乐全书(套装共5卷)》的第一部分,包括了音乐型态研究的诸多方面(见“概述”),近、现代的有关人文资料(见“汇编”)以及史、论探讨(见“散论”)。如果我们按照上列次序,反推过来作些观察,可能也不失为一种亦有意味的思路。第二部部分讲了西安鼓乐译谱总编。
上海文艺音像出版社最近原版引进,并推出“大剧院艺术课堂”《环球经典名曲导读》系列。这套《环球经典名曲导读》系列收录的内容,全部是古典音乐作品中的最高精品——比如贝多芬的《田园》、《命运》交响曲,比如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和《第一钢琴协奏曲》,莫扎特的《安魂曲》以及浪漫派和印象派作曲家最重要的代表作品…… 真正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