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载录了当时所能见到的我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约8000种古代典籍,形成多达11095册22877卷3.7亿字的鸿篇巨帙。目前全球范围内仅存400余册。本次影印底本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藏二册,分别为卷10949、20373。
《永乐大典》(全12册),是一部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元年命令翰林学士解缙等纂修的类书。全书共包括绎、史、子、集、释藏、道经、戏剧、评话、工技、农艺等,上至先秦,下到明初,统会古今,包罗万象,集古今之大成。
读史,是与古人的对话与交流,是我们思维方式保持活跃的精神养料,也是我们感受生命律动的独特方式。毛主席很喜欢读史,老人家说过:太阳底下无新事。历史纵有千万种版本,但是作为过去存在的历史只有一个答案,而每个人的一生也只能是一个版本。时间是永恒的,历史是一条时间的大河,拥有大量史籍的中国人可以从中得到更多历史的启迪,抛开人为
此册为《永乐大典》卷2272-2274“模”字韵的“湖”字,一册。《永乐大典》作为中国古代规模*大的类书,修成后六百年间,屡遭厄运,损毁殆尽,原二二八七九卷一一○九五册的鸿篇巨制,至今仅存四百余册八百余卷,散藏于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个公私收藏机构。现存残卷的规模虽仅为原书的百分之四,但每册《永乐大典》都是一座资料宝库
《中华大典?天文典?天文分典(全三册)》分“天地总部”、“天象记录总部”、“七曜总部”、“星辰总部”、“天人感应总部”、“天学家总部”等七大部分,从天地的起源和构成到运行于天空中的日月星辰,从各种我们习见而又未加深思的天象到天象与人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历来我国研究这些高深内容的学问家们,本书都均分类涉及。
《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专门收录1911年以前汉文典籍中有关中医、中药及卫生保健方面的资料。本典共36册,总计6743万字,全面呈现了中华医药的知识体系,是中国古代医药卫生知识及防病治病成果的总结。
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集结最权威的编撰阵容,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韩启德院士亲自担任总主编,21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顶级科学家担任分册主编,110余位两院院士组成阵容强大的编委会。来自全球各个学科的700余位最优秀的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参与了新版《十万》的编写工作。阵容强大的编委会和作者队伍,为新
《永乐大典》系中国古代规模*的类书,也是人类最早的百科全书。该书在明代修成后,多遭厄难,原书的22879卷11095册至清乾隆间已佚2422卷,光绪年间更是只剩八百余册。八国联军入侵时,《大典》惨遭毁损抢掠,至民国时期国内仅存六十四册。1949年以后,国内各机构进行了大规模搜集,到目前为止,藏于中国大陆公私收藏机构的《
中国法制,萌芽于尧舜时期,滥觞于夏代,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反映中国四千多年法制发展变化的史料,浩如烟海,载体形式多种多样。挖掘整理这份文化遗产,用比较恰当的组织形式编纂起来,以便学术界更好地阅览使用,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中华大典,法律典》是分类汇集中国古代法制史料、全面反映各个历史时期法制情况的一部新型专科类书。
本書在史料内容的選擇上,儘量突出土地『制度』的相關内容,如制度的制定時間、制定者、分配方案、後續效果以及各方評論等。在史料類型的選擇上,本書考慮到私有土地的主人身份各異、佔有途徑多樣、買賣情況複雜,因此在古籍之外遺收錄了一部分今人整理的竹簡、檔案、契約等,以期動態地反映土地的實際使用情況。在史料的學術傾向上,本總部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