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御赐直隶诸臣法书》,原题“恩赐直隶文武大小诸臣御制法书”,八卷,凡38帖。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刻。康熙三十九年至四十二年前后,康熙皇帝为治理河患,兴修水利,在几次南巡中临写唐太宗、黄庭坚、米芾、赵孟頫、董其昌诸帖,分别赐与以直隶巡抚李光地为首的直隶大小文武官员二十八人。后刻有李光地、朝琦刻帖并敬呈康熙帝御览
《钦定梦墨楼法帖》清康雍时期书法家陈奕禧所做。陈奕禧在清康雍时期书法上的地位及其影响颇为显赫,有“用笔千古不易之正宗”“翰墨妙当代,海内翕然”之誉,人们以其香泉之号将其书体称为“香泉体”。《梦墨楼法帖》为陈奕禧诸帖之一种,帖名取自陈奕禧的藏书处“梦墨楼”。由于陈奕禧在清康雍时期的影响,再加之过去与胤禛的交往,所以清雍正
本书是清代画册。作者张宝好游山水与作画,遍访前人遗迹,以次临摹,《泛槎图》即是他一生遍游华夏名山大川的图记,前后共得六集,收图103幅。书中有其所邀名家题跋题咏,共三百余篇为本书增色不少,本书不仅仅是板画图籍,也是可以玩赏各种书法的一部丛帖。
本书分《文献集》《作品集》上下篇,总结了贵州版画100年的发展历史。重点展现了贵州版画各历史阶段的突出特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贵州美术现象、版画教育、采访记录等内容,是贵州省内第一本系统梳理、总结、展示贵州版画100年来发展历史和成就的图书。贵州版画有着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在20世纪80年代新中国版画史上的第二个创
谢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翁,江苏常州人。是鼎足当代,集诗书画创作、考证、鉴定、研究等于一身的世所公认的大家。陈佩秋(1923—2020),生于昆明,祖籍河南南阳,字健碧。陈佩秋的作品浑然天成,用工笔双勾,赋以重彩,在艺术技巧和艺术境界上把工笔花鸟推到了新的高度。本书收录谢稚柳、陈
本书由著名版画史学家齐凤阁教授主编,用原样影印的形式,将国家图书馆、上海鲁迅纪念馆、个人收藏家等所藏的民国时期的新兴版画文献进行集中整理和再版,共汇辑相关文献200余种(不含单幅作品),内容包括鲁迅有关版画信札、鲁迅编印的版画集,以及民国时期出版的版画期刊、版画技法理论著述、个人版画作品集、版画作品合集、木刻连环画作品
本书汇集鲁西南地区冯广鉴、段玉鹏、孙宜才、齐开义、乌峰五位书法家新近创作的书法、绘画、篆刻作品五百余件。所集书法、绘画、篆刻作品,均为作者新近精心创作的作品,是五人艺术成就的最新展现,内容多为经典古诗文,赞美家乡、反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等主旋律为主。本册为孙宜才书法。
本书作者用画笔记录了中大的参天大树、红砖绿瓦、如茵草坪,中大的寒来暑往、晨曦晚霞、雨雾艳阳,中大的房前屋后、密林小道以及穿梭其间的师生行人。内容包括中山大学的怀士堂、孙中山先生铜像、康乐园黑石屋、马丁堂、格兰堂、康乐园中区、惺亭、陈寅恪故居、图书馆、乙丑进士牌坊、博物馆、八角亭、模范村、学人书境、永芳堂等。
本书作者历经三年时间编改,讲解历代书法名家的艺术特色、风格特征。书中共收录来自来自全球15家顶级博物馆,包括故宫博物院、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等在内的50多位历代书法大家的120幅传世名作,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
本书以普桑、弗拉戈纳尔、大卫、席里柯、德拉克罗瓦、安格尔、科罗的画作为代表,占据了收藏品的半数以上。而画册中列举的意大利杰作种类繁多,包括从乔托的装饰画到弗拉·安杰利科的祭坛装饰屏,从波提切利的壁画到委罗内塞、提香、廷托雷托以及他们的后继者的油画作品。当然,还有焦孔达,以及精选的莱昂纳多的其他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