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颐和园内廷三处会同现行则例
云台观是四川第二大道教宫观,创建于宋,兴盛于明、清,现存建筑的时代为明代和清代。云台观保存完好,建筑格局完整,是四川地区数量不多的保存较好的建筑群之一。本书从云台观的建筑历史沿革、建筑布局及建筑彩画、建筑屋脊灰塑艺术、建筑雕刻等方面,以文字、照片、测绘图相结合的方式对云台观进行了全面介绍,本书后又附录了明代稿本《云台胜
本书以嵩岳寺的历史沿革、价值评估、地质勘察、考古调查和嵩岳寺塔的塔基、天宫、地宫的考古发掘、勘察修缮设计方案、修缮工程,以及嵩岳寺塔院的选址布局、塔的形制、设计理念等为主要内容编写而成,尤其书中对嵩岳寺塔的营造尺度、设计构图原理、塔的形制和建筑文化内涵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研究,给以后学术界进一步研究嵩岳寺塔带来了很大
本卷收录国家图书馆藏王府及赐园相关样式雷图档700余件。清代北京的建设延续了明代的旧制,同时也做了两个大的改变,一是将内城作为“满城”,将汉人迁出,分成八个部分给八旗居住,并兴建了大量的王公府第;二是在北京西郊大兴园林,建成了大规模的皇家园林组群,同时在周边兴建了大批的王公贵族赐园。从数量、规模和对城市面貌的影响来说,
同济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编辑出版的《中国近代建筑史料汇编》(第三辑》,汇编了上海的行号路图录,完整收录了由福利营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39年和1940年以及1947年和1949年出版的两辑《上海市行号路图录》,分为四册出版。目前,这些行号路图录已经成为善本散落在各地和各所大学的图书馆内,大部分的收藏都不完整,而且也大都
本项目收入国家图书馆藏清西陵相关样式雷图档491件,既有清西陵全局的图样文档,也有各帝陵、皇后陵、妃陵、王爷陵、公主陵及管理护卫陵寝的营房建筑图档。既有进呈御览之作的副品或“准底”(即正式图的底图),也有各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各式原始设计草图,如各种研究流脉风水的山形地势踏勘图,还有旧有陵寝建筑的测绘图,方案
本项目收入国家图书馆藏香山、玉泉山相关样式雷图档80余件。图样部分有总图、局部景点图、装修图,文档则包括各类通信、说明、文书往来等等。这些图档多为清晚期所制,为后人了解当时园林做法提供第一手资料,具有极大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秦汉上林苑——2004-2012年考古报告
本书收录国家图书馆藏颐和园相关样式雷图档680余件,其中图样包括总图、景点图、装修图等;文档包括与工程相关的说贴、略节和做法册等,《旨意档》《堂谕档》等为样式房记录的皇帝和内务府官衙关于修建颐和园的谕旨和指示,还有雷家每天记述的翔实的随工日记、业务往来信函和家族成员之间的书信等。这些图档,对于研究颐和园以及清末皇室和社
“样式雷”是对清代二百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成就卓著的杰出代表,据统计,现有2万余件样式雷图档存世,是世界建筑档案存世最多的一种。其中,国家图书馆收藏有样式雷图档15000余件,为样式雷图档最大的收藏单位。本项目为国家图书馆所藏样式雷图档中圆明园卷的第二部分,汇辑初编未收录的圆明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