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党史校史研究室主要从事交大党史校史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年鉴编撰出版等工作。“交通大学百年期刊搜集整理、影印出版和数字化工程”第一期是2018-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双一流”建设校园文化类项目。该项目拟将全面搜集整理上海交通大学1896-1949年公开刊印、具有交大版权的各类期刊(包括学术学科、校闻综合、年报
《民国时期创刊号图录》从宁夏图书馆卷帙浩繁的馆藏民国期刊中精选了其中最具社会价值、文献价值、文物价值、鉴赏价值、收藏价值的700多种创刊号,以提要的形式,依学科分类,图文并茂地加以编纂,包括创刊时间、主办者、办刊宗旨、主要栏目以及所刊重要文章、主要撰稿人等,旨在为读者了解各刊特色、精髓提供导游指南;通过抢救、保护、开发
九三三年七月七日在上海创刊,由生活书店出版发行,主编先后由郑振铎、傅东华、王统照担任,茅盾作为隐形主编参与了《文学》月刊的实际编务,一直是《文学》月刊的主要负责人。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因抗战爆发而停刊,先后出了九卷,共五十二期,成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寿命*长、影响*的大型纯文学刊物。『刊物以栏目繁多而见丰富,以专号特辑不断推
抗战时期,以宣传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画报大量涌现,逐渐成为宣传抗战、动员大众、推动抗战教育的重要阵地。其刊载了大量抗战摄影图片和美术作品,蕴含着珍贵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本书精选抗战题材画报42种,包括摄影、漫画、木刻等艺术形式,绝大多数此前从未影印出版过,内容反映中国军民的抗日史实,展现抗战形势下社会民众生活,
20世纪20年代,旅游逐渐成为了深受社会各界团体和众多媒体追棒的新兴生活方式。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凭着商人特有的感觉洞察到了旅游对于国民经济、社会生活所即将发挥的作用,于是开办了以“发扬国光,服务行旅”为主旨的中国旅行社,并于1927年亲自策划、创办了《旅行杂志》。《旅行杂志》初期为季刊,季末出版。本书是继《旅
《人文月刊》1930年2月15日创刊于上海,人文编辑所编,后改人文月刊社编。人文月刊每期所载重要史料及有关经济论文,均属不可多得之材料,尤以民国大事类表与杂志要目索引,比较有价值。杂志要目索引初每期只收杂志80余种、日报副刊10余种近2千余目,至1937年第8卷1—10期共收杂志544种、日报副刊10种、日报7种共计2
《北碚月刊》原名《工作周刊》,创刊于1933年3月,1936年8月更名为《工作月刊》,1937年1月更名为《北碚月刊》,一直出版到1949年11月,该刊共发行62期。该刊创刊时由中国西部科学院江与巴璧合特组峡防团务局编辑,1937年1月起,改由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试验区编辑发行。该刊是卢作孚开展乡村建设活动时所办,目的是
《新中华》半月刊创刊于1933年1月10日,至1951年12月停刊,共出版14卷,每年一卷,以时事政治为主的综合性刊物,在它的发刊词中开宗明义强调说:“本志定名为《新中华》,冀其对于‘现代的中国’有所贡献,故敢揭橥‘灌输时代知识,发扬民族精神’之两义,以为主旨”。该刊由周宪文、钱歌川、倪文宙等编辑。在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
《同聲月刊》是龍榆生先生繼《詞學季刊》之後主編的一份側重於詩詞創作和研究的學術期刊。一九四〇年十二月由同聲社在南京創刊,一九四五年七月停刊,歷時五年,共出版四卷三十九期。龍榆生(一九〇二—一九六六),名沐勳,字榆生,號忍寒、籜公,晚年以字行,曾以“風雨龍吟室”命名書齋。江西萬載人。先後任教於暨南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