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贤书札集萃》收录清初至清末民国年间90余家名人信札(兼有个别诗札等)100余通,均为第一次公开出版,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其中尤以乾嘉学派及晚清政局方面的史料为多。书札的作者涉及的名人包括毕沅、刘墉、曾国藩、李鸿章、彭玉麟、左宗棠、徐郙、端方等名臣,还有钱大昕、王引之、王芑孙、孙星衍、洪亮吉等
梅兰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大师,是中国京剧史上鼎盛期和清末以及中华民国成立后文化繁荣时期承上启下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其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体系与与俄罗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德国布莱希特创立的演剧体系,并称“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本项目第一次对梅兰芳先生的生平、经历、艺术造诣和表演活动等进行了全面、客观、真
《钱学森信札录:集大成,得智慧》(全8卷),收录钱学森1934年11月至2009年10月亲笔信件5613封,以及钱学森生平简表、珍贵照片34幅、手迹12件,时间跨度长达76年,是迄今收录钱学森书信最全的出版物。本书涉及通信者1618人,通信单位272个。通信者既有国家领导人,也有普通老百姓,更多的则是科学界、学术界人士
本书是配合2023年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图录。书中集中呈现了白石老人的艺术成就,将其作品主要分为花卉、蔬果、游鱼、草虫、禽鸟、书法及篆刻几类。书中不仅包括白石老人的艺术作品《益寿延年》《和平》《清平福来》等,还收录了他获得的“国际和平奖”证书与奖章、“人民艺术家”奖状等珍贵资料,呈现了老人荣誉满载的一生,以及他对“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灿烂的文明史,其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又与宗族制度的演变相联系相伴随。宗族又称家族,指父系单系亲属集团。学术界对宗族的界定不一,依冯尔康和常建华两教授看法,宗族是由男系血缘关系的各个家庭,在宗法观念的规范下组成的社会群体。宗族有三个标志,即祠堂、祭祖和族谱。因此,宗族是维系中国社会结构的一条纽带,是千年中
本书将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书札两种集结影印出版,分别为:一、《陈介祺书札》九册本,手稿,行草;二、《陈介祺致潘祖荫手札》四册本,手稿,行楷。两种均为陈介祺墨迹,是目前所知体量最大的陈介祺书札收藏,且从未刊布过影像,仅有少数内容曾为论著、论文揭示,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这两种陈介祺书札,在涵盖楷书、行书、行草、大篆等字体,也
本书为清道光五年十月二十六日至咸丰四年正月二十二日(即投江前一日)近三十年间之日记,间或有中断。此次日记稿共十四册:《归舟安稳录》一册,《北征纪行》二册,无题名一册,《楚北旬宣录》五册,《归田录》五册。分别记述:1.道光五年十月二十六日至是年十二月三十日、道光三十年正月初一至是年八月二十九日事;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十七日至
本书汇集了侯仁之在燕京大学期间(包括寄居天津期间)的笔记手稿档案,反映了一位20世纪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工作历程。
本书是“浙江文丛”之一,清代杭州学者沈廷芳的著作稿本,搜罗历史上浙江人物资料,编排而成。原书24册,篇幅浩大,搜罗齐备,是研究浙江历史人物的重要史料。此书向未刊刻,仅有此一稿本传世,更可宝之。今藏上海图书馆。此书经陈鱣、孙星衍等收藏,全书天头有卢文弨按语(据鉴别,非卢文弨手迹),或为誊录卢文弨之校勘意见。全书体例严谨,
本书为蔡锷的年谱长编性之作。在体例上虽也依年月日纪事,但又异于一般年谱著作。首先,辑录文献不限于蔡锷本人,而力所能及地兼顾了与其史事有关的同代人之作。其次,为便于读者了解局部事件的始末,以及其他互为联系的问题,采用了专题性的时、空相结合的集中反映方式。再次,为免内容失真,所辑文献一律原文照录,并不采用由编著者以现代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