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隋碑志索引》主要对汉至隋代的墓碑(含纪功、纪德碑)、墓志按照编年的方式编撰索引。收录书籍除金石文献外,还包括总集、别集、方志、期刊论文、发掘报告。凡一方碑志索引,原则上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碑志简介(含卒、葬时、地,出土时间、地点,行款、形制、首题、额题等);二是著录情况,按照图版、录文、碑目题跋进行分类,或直接
《丛帖综录》一书是国家古籍出版规划重点项目,全书300万字,包含七个部分:1、丛帖年表;2、单帖(子目)、作者、丛帖表;3、作者、单帖、丛帖表;4、同帖异名表;5、异帖同名表;6、作者索引(拼音、笔画);7、单帖索引(拼音、笔画),著者将南唐至近代近500种丛帖依照镌刻年代一一排列,并配有“书家—单帖—丛帖”和“单帖—
本书系南京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馆藏古籍86000余部,凡1912年以前的写本、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等,皆在收录之列。著录项目有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内容。本目录后附书名笔画索引,方便读者使用。
本丛刊收录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公私古籍目录33种,均为存世罕见的稿抄本,既有藏书家的私家目录也有一些重要的专题性书目。其价值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所选书目保存了非常难得的资料,如:《三十有三万卷书堂目录》,孔广镛原藏,为伍冠林根据聂崇一存本手抄校录朱丝栏本。第二,收入多部学者名家的书目,它们各具特色,如《石莲闇藏书
“地方艺文”,属于历代志书未收的广义的方志艺文志范畴,是地方性的作家作品的合集。《中国地方艺文荟萃》由华北东北卷、华东卷、中南卷、西南卷、西北卷组成,收录古代方志艺文志未收的“地方艺文”资料三百种左右,涉及古代数万作者的生平事迹和作品。?《中国地方艺文荟萃?华东卷》第十三辑收录《海虞文徵三十卷》、《青浦诗传三十四卷》、
本书按中国古籍传统分类法,分经、史、子、集、类丛五部,部下析分为类。共收录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藏古籍善本1182种,其中上级古籍610种,善本古籍572种。每书著录书名、卷数、撰者、版本、行款版式、批校题跋、藏印、册数、藏品号等。为便于检索,书末附书名索引。同时为方便读者直观了解中心藏资源,每种书选一或若干张善本书
本书系吉林大学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该馆1912年以前古籍17000余条,著录普查编号、索书号、分类、题名卷数、著者、版本、批校题跋、册数、存卷等多项信息。书后还编制有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本书系清代著名藏书家黃丕烈士礼居钞藏前代藏书目录,包括明《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摘录》、清初《昆山徐氏传是楼宋板书目》《述古堂书目·宋板》三种,其中前兩种为黃丕烈门人張泰手抄,第三种则为黄氏亲笔。这三种书目详细著录了三位藏书大家收藏的宋元版书目五百余种,且迭经名家如張鸣珂、汪鸣銮、缪荃孙、叶德辉、陈澄中等收藏,洵为书林瑰宝
本图录收录辽宁省13家收藏单位的705部古籍,是辽宁省古籍保护工作的又一阶段性成果。本图录所收不乏珍稀善本佳椠,如明万历闵齐伋刻三色套印本《三经评注》五卷,罗继祖题跋明嘉靖十五年(1536)徐嵩、温秀刻本《潜溪集》八卷等。本图录的编排依《辽宁省第三批珍贵古籍名录》编号为序,分为汉文古籍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两大类。其中汉文
《王阳明研究著述论文篇目索引全编》(共5卷)收录了自明代以来,中国、日本、韩国和欧美地区公开出版、发表的阳明学及其相关学说的文献,共计五万余条,分为五卷。其中,第一卷收录中、日、韩三国及欧美地区研究阳明学的重要文献,并按照语言类型,分为中文文献、日文文献、韩文文献和英文文献四个部分;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收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