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椿芳一生著作等身,创作时间跨度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涉及领域广泛,涉及语种丰富,散见于各类报刊、图书,从未系统整理出版过。今年是姜椿芳诞辰100周年,为比较全面系统地展示姜椿芳的创作和翻译成就,我们对这些著译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编辑出版了这套《姜椿芳文集》。 《姜椿芳文集》共约
本书是《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补编合集,汇集了作者发表在各类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主要是对中国古今之历史、政治思想、文化思想等各类问题进行讨论,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视角,提出理论阐述和评说。
《浙江潮》杂志探究中国历史进程,传播进步思想,从多个层面推进中国的发展,涉及政治、军事、科技、人文等领域。该书是晚清时期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思想发展和留学史的重要资料。
《河南》杂志第一期于1907年12月20日出版发行,1908年12月20日出版发行第九期,总共发行九期。刘积学任主编,张钟端为总经理,曾昭文、李炯斋、余诚、潘印佛、王传琳、刘师培等人负责撰写、组稿编辑和发行。杂志重要撰稿人:鲁迅(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作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苏曼殊(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革新派的文
《瞩望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豪华装典藏本)》中还收入6篇我为前辈及友人著述所写的序言,读者或可从这些序言中看到我思考问题的路子。为什么我特别关注中国的经学?盖“五经”(或“六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它是夏、商、周三代重要的历史文献,深深植根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统之中,代代相传发展到今天。我为什么特别关注儒家?
《看法与说法(套装共16册)》是李瑞环同志自2005年以来出版的又一著作。作者常说:“凡事都要有一个看法。”“看法是头脑改造过的认识、观点、主张。说法是看法的表达,说法也是看法。”“看法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的过程。”“不断地追求反映事物本质的看法,对于训练思维能力、提高理论水平、搞好工作
《吕振羽全集(共10册)(精)吕振羽(1900-1980年)》全套共十册,它是一套自传文集。记录了吕振羽的身平事迹和所做的贡献。吕振羽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之一。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史、民族史、革命史以及通史研究。对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等诸多问题
本书主要收录刘师培以经学为核心的学术著作,是有关刘师培著作的首次汇编,对研究刘师培学术及中国近代学术史有重要意义。但受时代局限,该书无句读标点,阅读、使用颇为不便。为满足当今学者学术研究之需,特整理点校出版。内容包括:尚书源流考;毛诗札记;礼经旧说;西汉周官师说考;周礼古注集疏;春秋古经笺;读左答记等。
《胡适文存》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胡适ZUI重要的著作,在近代SHI上产生过广泛的影响。1927年散文家陈源推选新文学的十部杰作,《胡适文存》名列榜首。此书集中体现了胡适先生的哲学思想、学术主张、文学理论、白话文思考,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探索,可以说涵盖了其一生的成就。此次影印出版的《胡适文存》精装版总计七册,共22卷。其
东莞,晋咸和六年(三三一年)立县,唐至德二载(七五七年)县城迁于到涌(今莞城),于今有一千六百八十年了。在这悠久的历史中,东莞的先贤,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也创作了汗牛充栋的典籍。经千百年沧桑变幻,可惜传于今者不多。据清末探花陈伯陶编的《东莞县志·艺文略》所载,至清同治间,莞人著作有八八九种,二八四三三卷,经调查,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