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拟据《吉石庵丛书》原书扫描,单页影印,提高清晰度,分装为4册。本书出版后,将为研究者利用其中收录的古佚书提供极大的方便。
《蠖园文存》出版于一九三六年,铅印线装,一函两册。函套和封面由祝书元题写,扉页为章梫所书,前有祝书元、瞿宣頴两序,末有作者跋文一篇。文分上、中、下三卷,卷上、卷中收录公牍,卷下主要是书序、长辈行述墓表文字,凡七十三篇。其文条分缕析,逻辑严密,语言朴实,明白晓畅,亦如他的为人治事。朱启钤身居高位,平生所为,多关典章国故,
该书共分为八编十卷,第一卷小说笔记,第二卷诗文,第三卷《玉溪生诗说》,第四卷《庚辰集》,第五卷为其相关著述,第六卷、第七卷纪评苏轼诗集。第八卷纪评文心雕龙等,第九卷《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第十卷《纪晓岚佚文选》及附录、后记等。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精选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珍稀稿本、抄本共计58种,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予以编排影印出版,所选之书,大多为《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其中不乏孤本秘籍。每种前附有解题,概述其尺寸、卷册数、作者、版本状况、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等
《朱启钤著作集》十八卷,收录近代学者朱启钤著作26种。朱启钤字桂莘,号蠖园,贵州开州(今开阳)人,朱子后人。多年从事古典建筑文献的整理研究,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研究起了启蒙和推动左右。朱氏对古代织绣及漆器艺术亦颇有研究。本书选辑朱启钤著,除了朱氏为世人熟知的古建筑、丝绣、漆艺、园艺方面的著作外,还收录了其《东三省蒙务公
本书对《兰蕙同心录》《兰言述略》《兰蕙小史》以及一九四九年以前的大部分存世品种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包括当年下山、选育、品种特点、流传的历史和相关人物。文中收录的兰蕙新老品种仅占很少一部分。本书则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和补充。现今无论在全国哪个城市,这些兰种都可以得到栽培。
《古籍文献》是为南京博物院珍藏大系其中一本,此本精选南京博物院馆藏古籍文献200余幅,记录了晋唐写经,宋元刻本,明刻本,清代刻本、抄本和稿本,以及一些明清地图。这些资料,数量大,内容丰厚,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林纾是近代重要的翻译家、小说家、古文家、古文理论家、古文选评家。其古文译书风靡全国,民国大师如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钱锺书等莫不受其重大影响,钱基博称其为清季“文章师法”“唐宋宗盟”,胡适称其借西洋小说实现了“古文中兴”。在中国文学史上,林纾是近代译坛泰斗,也是最后的古文名家,是中国新旧文学过渡中的关键人物。林纾晚年反
《薛学潜著作集》收录近代学者薛学潜著作10种。薛学潜,字毓津,无锡旺族,祖父薛福成,父薛南溟。薛学潜在北洋军阀政府期间担任过江苏省议员、国会议员。曾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治学融贯中西。本书选辑薛学潜著述包括薛氏大量晒印本、铅印本著作,如《易经科学讲》《天文文字》《西安半坡出土最古文字》《黄帝尺》《中国乐理论》等,全面
王树枏,(1851-1936),字晋卿,号陶庐老人,直隶新城人,清光绪丙戌进士,由知县起家,累官至新疆布政使。民国期间,任清史馆总纂,国史馆总纂。王树枏一生著述颇丰,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方面。本选题整理影印了王树枏的著述十余种,为后人对王先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性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初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