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未收子部珍本汇刊》为古籍整理类图书***。子部是我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第三大类,专列诸子百家及农林、中医、艺术、谱录等书。《四库未收子部珍本汇刊》本次整理发掘了学界重视的多种佚本及新版本,以稿本或抄本为主,整理出了数十部前所未见的珍本典籍,陆续公开出版。《四库未收子部珍本汇刊》的公开发行,为学术界提供了研究中
甲遁真授秘集(套装共4册)/四库未收子部珍本汇刊
聚珍全本天机一贯(套装上中下册)/四库未收子部珍本汇刊
日本大正十年至昭和十七年[1921-1942]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文學部出版的《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影印旧钞本》影印。原书十集分三十五册线装,本次出版为方便使用每集合为精装一册共十册。中国除敦煌文献外,能找到的唐写本或抄本很少,但日本个别寺院或藏书机构还能找到。罗振玉寓居日本京都时,因黎庶昌的《古逸丛书》主要收宋元版书而感到
清末,赵尚辅刻湖北丛书时搜访此书未得。今传世本因万氏生前未付印,为民国十二年湖北督军萧耀南始为刊行。包括:《周易》4卷、《尚书》5卷、《诗经》8卷、《周礼》7卷、《仪礼》5卷、《礼记》10卷、《左传》17卷、《公羊》4卷、《谷梁》4卷、《论语》4卷、《孝经》1卷、《孟子》5卷、《尔雅》5卷。前有嘉庆时期万希槐(蔚庭)自
十九世纪末,以康有爲、梁啓超、谭嗣同爲代表的知识分子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进行了一场意图借鉴西方君主立宪制度,全面改革晚清政治、经济、教育的维新变法运动。维新变法虽然失败了,却对近代中国産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康有爲等维新人士在改革的内容上大多采用西方学说,而他们的理论武器则是以『孔子改制』思想爲核心的今文经学
廖平撰辑。刊于1913-1923年。作者辑录和收集了多种古典或古佚医籍,并对其中的不少著作内容进行了考释、整理和评注。包括《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杨氏太素诊络篇补证》、《黄帝太素人迎脉口诊补证》、《杨氏太素三部九候篇诊法补证》、《诊骨篇补证》、《诊筋篇补证》、《营卫运行杨注补证》、《分方治宜篇》
本社于2019年影印出版《民国时期国学期刊汇编》,收录国学期刊26种;兹编继续收录国学期刊,计10种,分为47册,并同样编制篇名和作者索引,以便使用。其中包含四川国学院编辑的《四川国学杂志》(后改名《国学荟编》),规模巨大,占本编15册之多,发表廖平、刘师培、曾学传、吴之英等人文章极多,可谓近代蜀学渊薮;章太炎及其门人
“大仓文库”是近年来北京大学图书馆从日本购回的典籍,共有931部,28143册,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大仓文库粹编》将分系列影印出版其中有代表性的典籍,力图从各个侧面展现“大仓文库”典藏的特点与面貌。“大仓文库”典藏之主体为晚清藏书家董康诵芬室藏书及谭锡庆旧藏,除此之外,大仓集古馆也自行补充了许多和
“大仓文库”是近年来北京大学图书馆从日本购回的典籍,共有931部,28143册,其中中国古籍715部,25432册,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大仓文库粹编》将分系列影印出版其中有代表性的典籍,力图从各个侧面展现“大仓文库”典藏的特点与面貌。“大仓文库”中不乏许多钞刻精美、质量上乘的书籍版本,既体现了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