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史》是朝鮮王朝官方正史,對研究1014世紀中國歷史、中韓關係史、東北亞歷史、海上絲綢之路具有重要價值。魏志江教授團隊校注的《高麗史校注》在充分收集中國、韓國、日本和英國收藏的有關《高麗史》各種版本和研究資料以及有關學術界成果的基礎上,以現存《高麗史》較佳善本即收藏於韓國東亞大學博物館的以乙亥字本為藍本的木刻覆刻本
《爪哇史颂》是印度尼西亚满者伯夷王朝(Majapahit,也译“麻喏巴歇”)的一位宫廷诗人普腊班扎(Prapanca,笔名)所写的赞美诗。全诗共98个诗章,译成中文只有3万余字。但这部诗作不仅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有无可替代的史学价值。这部诗作对满者伯夷王朝最辉煌的时代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几乎涵盖整个马来半岛的政治势力版
《海外及港台藏历代佛像》收录编著者多次考察欧美、日本的海外博物馆所见收藏于海外包括港台地区的佛像,大陆收藏的佛像不予收录。内容按照金属、石质、瓷木等质地分类,每种质地的佛像按时代先后又兼顾佛、菩萨、金刚力士、罗汉等佛像神格而排列。每尊造像尽所知标明时代、质地、尺寸、收藏单位及在金石书籍的著录等基本情况。特别是发愿文对研
"法国伯希和探险队1908年继英国斯坦因之后到达敦煌。伯希和精通汉学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彻查了藏经洞文献,按照四项原则(非通行佛教经籍、有年代题记的写本、古籍和民间写本、胡语藏语写本)收买了总约8000件写本,其中4000件藏文编号,4000件汉文编号,包括粟特文、回鹘文、于阗文、希伯来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
《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北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由我国知名阿拉伯史专家王铁铮教授主编,共8种,包括《埃及史》《阿尔及利亚史》《利比亚史》《摩洛哥史》《突尼斯史》《苏丹史》《毛里塔尼亚史》《索马里、吉布提、科摩罗史》。本书采用国家通史的体例,以历史叙述方式,全面展示了非洲阿拉伯国家自古迄今的历史
本稿为近代日本汉文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近代日本汉文文献进行系统分类,加以影印,并开展个案研究,逐一探讨其产生、传播至中国之过程,对中国学术、文化产生的意义等。本稿为丛刊的史地卷。
本书约25册,不仅仅是嘉庆二十五年以前的清代地理总志,而且也包含了以往各代的地理志内容。因此,成了每一个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工作者的必读书,尤其为我们研究清史提供了许多极为宝贵的资料。
本书包括斯坦因三次中亚新疆探险所获敦煌、于阗、吐鲁番等地的古藏文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