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图集具有以下创新设计:①以系统论和系统方法为指导,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②突出一带一路的区域特色,显示独特的地理趣味;③运用“综合制图”方法,可以相互分析、对比和信息提取,获得更多新的概念和规律;④采用现代新技术,跟上信息时代的需求,引入多维信息可视化方法,深刻认识模糊现象和分维分形法则,科学的认识灾害规律。《BR》
本地图集结合“一带一路”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针对地震、地质、干旱、洪水和海洋等灾害,探讨其孕灾、致灾与承灾环境演变局,利用多尺度风险评估方法,实现各类灾害在全区域、局部区域、社区与工程的风险评估;综合各国先进风险管理经验,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实现沿线各国风险管理经验共享,建立适用于各国国情的风险管理平台。
本丛书调查历时10年。是目前国内*部大规模的细菌战专题田野调查报告和区域性战争灾难亲历者口述历史记录。这部聚焦平民百姓苦难的1943年家国记忆,是对中国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国家课题的补充和完善,为敌后根据地抗战史、战争灾害史、流行病史、战时农村社会史、经济史等研究提供了实证性的参考,具有重要的史料和人文价值。
本书是从中国历代地方志中辑出有关灾异的资料而成。按地区分编出版,已出版的第一编为华北、东北地区,此编汇集华东地区七省一市700多种方志的灾异资料,其中还包含本社已出版的《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中的稀见方志资料,将为华东地区历代灾害史和天文地理史的研究提供系统的第一手珍贵文献。
《2010年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图集》由序图、灾害概况、灾害专题分析以及减灾备灾、应急响应与恢复重建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序图”,为读者认识了解、分析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提供了翔实的地理、历史背景基础信息,完整反映了中国疆域及与邻国的关系。第二部分“灾害概况”,包括自然灾害情况、重大自然灾害情况和灾害损失区域评价三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