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影印汇编民国时期嘉陵江流域及其沿线各省、市、县地方的政治沿革、历史文化、地形地貌、水文交通、气候物产、农林渔牧、生态环境等相关的研究资料,以该时期特有的人物史事、嘉陵江水道整治和水陆联运、厂矿企业和工业发展、开发历程和政策、资源调查和研究概况等历史资料文献为主,包括当时的报纸、期刊文献,以及研究报告、专题资料、报
《百川学海》是南宋时期辑刻的一部综合性丛书。宋左圭辑。全书刊成于宋咸淳九年(1273),分10集,收书100种,1所收各书多属于子部的艺术、谱录、杂家、小说及集部的诗文评类著作,内容涉及异闻掌故、工艺制造、饮食、动植物、书画、文学评论等,大多数是唐宋人的著述,间亦有汉晋人的著作。此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选诗句图等配一九二
本书是近代国学文献汇编的第五辑。近代以来,有关“国学”的讨论甚嚣尘上,本书收录近代以来期刊文章近千篇。近代以来,期刊一直是国学论战为主要阵地。通过对近代以来,国学期刊文章的整理,意在探讨在当时的语境下,国学发展的趋势,为近代国学的演变厘清脉络,为时下的国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作者桑兵,教授,长江学者。关注晚清民国的政治
元明清时期,蒙汉民族间交融最为密切且逐步走向深化。大量的蒙古族文人写作汉语诗文,以诗文集或散见于别集的形式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蒙汉文学交融文献。基于现存的诸多未加系统整理的文献资料和长久以来对此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米彦青老师,于2016年申请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文献
雕版刷印线装图书。《峭帆楼丛书》是民国初年刊刻的古籍汇编类图书,刻书时间约从1910年延续至1918年,由昆山赵诒琛根据自己收藏的图书编辑而成,凡18种,54卷。其中,宋人著述2种,明人7种,清人9种。内容涉及杂史、传记、地志、笔记、题跋、诗文评、诗文集,如《通鉴补正》《晋唐指掌》《昆山杂咏》《重编红雨楼题跋》等。本书
本书收录明清至民国间浙江学人王绍兰、朱兰、傅以礼、丁丙等三十余位学者未刊稿抄本约九十种。选目主要原则为:国家和省珍贵古籍优先选入原则,将第一批至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中浙江图书馆藏未刊印过的稿抄本全部选入,解决珍贵古籍看书难的问题,完善名录保护制度;优先选入国家珍贵名录所收人物的其他著述;并请学者撰写书志,为文献研究提供索
本书是对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的汉文部分的整理与研究。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集中公布国图所藏来自新疆和田的文书共计333号,约400件,包括图版和录文;下编收入相关研究论文14篇。 这些文书为我们研究西域于阗国史、唐朝对于阗的统治等,唐朝统治西域的军政体系与税收制度、中原汉文化的传播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本书收录了郴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重要历史文献。收录现存现行行政区域内、郴州籍人士1912年前所撰、编、辑佚之著作;与虽非嘉兴籍,但寓居嘉兴人士所撰、编、辑佚之著作。所用底本包括国家图书馆、湖南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以及各地重要收藏机构的善本、刻本、名家稿抄本和其他印本等。《典籍文献》按方志、经、史、子
本书影印之底本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灵石杨氏刻本。本书所收之书多与声韵、金石、地理相关,实为武威学者张穆主持刊刻,又得山东学者许瀚参与校雠,选目与校勘质量均佳。如其中所收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系清人治《说文》名著,即由许瀚校订;《永乐大典目录》,至今仍是研究《永乐大典》的重要史料;徐松《唐两京城坊考》最初刻本即《连
本书收录日本内阁文库、蓬左文库、东北大学等处所藏孤本明人别集三十余种,如《愧斋集》《活溪集》《崇雅堂全集》《凌川傅先生汇集》《小山类稿》《费礼部少湖先生摘集》《抑斋介山文集》《枫潭集钞》《念初堂集》《汪忠愍遗诗钞》《贞白全书》《观我堂摘稿》《下里谣》等,意在为明代文学乃至整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提供基础文献材料,助力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