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认识实习指导书
文物保护研究(一)
农作物空间格局演化机制及调控--以四川省柑橘为例
《宋史研究论丛》第34辑
南岭地理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研究
青海省大生态产业发展潜力评估与模式构建
东方考古(第22集)
洪洞南秦墓地二〇一六年度发掘报告
本书为国家档案总局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立项课题——《宁夏老照片》(项目编号:46400120160013)的结项成果。该项目由国家档案总局立项,宁夏档案馆授权宁夏社会科学院具体实施。课题组成员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及档案馆和私人征集到有关宁夏历史照片3000多幅,又从中精心甄选近500幅有着明确版权的进行编排。高度浓
《土耳其研究》是陕西师范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主办的土耳其国别研究学术辑刊,每年出版一期,主要刊登土耳其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相关研究成果,也注重土耳其与区域和世界关系的研究成果,古今兼顾,倡导跨学科研究,展示中国学术界的土耳其研究新成果,打造中国土耳其研究的平台。本辑内容十分丰富,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既有对土
这是一部从气候学、动物学、植物学、骨骼学等自然科学学科考察古罗马历史的论文集,斯坦福大学历史学教授瓦尔特·沙伊德尔汇集了处于领域前沿的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和遗传学家的七篇论文,其研究成果有助于重建古罗马世界的生活。他们讨论了气候变化及其对古罗马史的影响;以丰富的人类骨骼材料记录构建了一个生物档案库,其中保存了有关健康、营
本书透过《漫塘集》等多样史料,描绘了南宋士人刘宰丰富多姿的生命世界。刘宰长期居住于临准镇江,该地在南宋时期跃升为国防与转输重镇,但边区社会也因此承受着莫大压力。刘宰以乡贤身份,既努力推动多次社会公益活动,更积极串联官府与乡亲,凝聚群力以化解地方困境。刘宰的作为体现了士人的社会实践,也展现了他独特的家国情怀。作者由个别人
本书从考古学角度看,中华文明格局有四个显著特点:第一个是多元一体。这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广大与悠久。第二个是南北相依。南北两个农业起源中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缓冲空间,是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经济基础。第三、第四两个特点代表中华文明的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向内陆发展,西北半壁与东南半壁河山形成共生关系;另一个是向海洋发展,稻
《日本文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主办,本辑设笔谈特辑、专题研究、历史篇、经济篇四个栏目。“笔谈特辑”围绕中国的战后日本政治研究方法与视角,特邀请高洪、王新生、郭定平、徐万胜撰写了四篇笔谈,就日本政治研究主流方法、创新路径、过程分析方法等展开讨论。“专题研究”以“战后日本史”为主题,涉及战后政治思潮、日本选举制度与
《导游四川》立足于新时代对高素质、知识型导游的迫切需求而编写。全书分6章,首先概括讲解四川省整体的旅游景观文化,其次针对五大旅游片区,介绍了每个片区的2~4个重点景观文化。全书注重对导游讲解逻辑的建构和对旅游景观深度审美的系统梳理,力图提供关于四川省旅游景观解说和审美的全景素材,为培养知识型导游提供参考。书中配有课件、
《土耳其研究》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土耳其研究中心主办,每年出版一辑,是一本有关土耳其研究的连续性、专业性的集刊。集刊聚焦于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共和国,综合考察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诸多方面,既注重土耳其本身历史、政治的研究,也注重土耳其与世界的互动。当下,环黑海区域正在经历深刻而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
本书共分为3章,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地理知识,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出发,逐渐引入地理知识,激发孩子对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知识的兴趣。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从公元366年开凿第一个石窟,后来又经历了近千年、十几个朝代的开凿,最终形成了这座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莫高窟中有无穷的奥秘,自1900年人们发现藏经洞,这座沉睡已久的千年宝库蜚声海内外,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探索。穿越千年,莫高窟中留下了几万平方米的绚烂
吉林东部旧石器考古遗存新发现与研究
张存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