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本书第一章从书法和我们的生活开始着手,书法以春联、印章、报刊、绘画、牌坊、匾额等各种形式存在与我们的周围。然后介绍甲骨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的演变,以及各自特定的形态美。第一章最后引出书法和个人的涵养、品性的关系,在第二章着重对历朝历代在书法方面具有重要贡献或杰出成就的人物做介绍,分享他们与书法的故事,对他们的书法作品进行赏析,了解各位书法大家的书写风格。第三章介绍了文房四宝的选择和保养。最后一章从姿势、运笔和把握字体结构等方面介绍写好字的方法和原则。我们不仅要让读者能够了解各种书体、了解书法名家的故事,还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让大家都拿起笔来尽情挥毫泼墨,体会中国书法的线条美、墨色美、空间美和意境美。
中国的汉字是有灵魂与情感的,它就藏在书法当中!
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图腾,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这句话充分展现出书法之所以令古往今来无数世人着迷的多样风貌。篆书的曲折、隶书的朴素、草书的简约、行书的率性、楷书的端庄——不同的书体,更是表现出中国人不同的生命哲学与做人处世态度。而黑白分明、错落有致、能屈能伸、刚柔兼济等这些书法的特征和神韵,不仅显现在汉字里,也早已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与生命里。
写字的过程,是技巧,更是心性的磨砺。在起笔、运笔、落笔之间,要做到凝神专注、懂得掌控全局,更要懂得平衡和协调。于是有人学得端庄厚重,有人学得奔放潇洒;有人学得形象思维,有人学得高雅品位……至于看字的时刻,是欣赏,更是享受——享受流转在字里行间的种种体悟。
在中国古代,书法是历代知识分子必备的技能,掌握一手好书法能够增光添彩,甚至能使仕途顺畅。反之,因为字写得不好而被人看不起,甚至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者,亦大有人在。
笔尖上的中国,等待你去探索。现在,就请你跟着我们一起走进书法艺术的殿堂,去发掘这些璀璨的珍宝吧!
第一章走近中国书法
一、书法就在我们身边
亲爱的朋友,当提到“书法”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呢?
可能你对“书法”还不太了解,觉得那是中国一种独特的、很不好懂又不好学的艺术,就像博物馆玻璃柜中展示的字画一样,离我们的生活十万八千里,遥不可及。其实不然,只要你多留意身边的事物,便会发现,书法和我们的生活是那样密不可分。
当你走在大街上,可以看到那些五花八门的招牌、广告;当中你走进公园、庙堂,可以欣赏到纪念碑、匾额;当你阅读、学习时,国
接触到的报纸、图书名;甚至还有张贴在你家门口的春联,那都书法是书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它的风貌多姿多彩,不一而足。
二、书法与生活
春联报喜
春节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春联又叫“楹联”或“对联”,是由桃符演化而来的。最初,人们在桃木上刻上神将画像以驱邪避害,后来人们将神将的名字写在桃木板上,这就是“桃符”了。五代蜀帝孟昶在桃木板上写下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第一副对句春联。到了宋代,大概觉得年年在桃木板上刻画字句太麻烦了,纸质春联应运而生。不过这时,春节挂桃符的人家还是比较多的,纸质春联只在少数人家流传。纸质春联的真正流行,始于明太祖朱元璋颁布的政令。
明太祖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的统治之后,为了宣传自己平定天下的丰功伟绩,下令在除夕日家家户户都要张贴春联。为什么明太祖要百姓张贴春联呢?因为他觉得颁布的圣旨、张贴的告示,老百姓不一定都去看,但是贴在门口的春联一定可以入眼入心,于是就要求家家户户张贴春联。春联在明代就盛行起来了。
北京尚达德国际文化发展中心,由海内外资深文化人士发起并创建。中心响应中央号召,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社会的普及,以及能够“走出去”的文化精品内容的构建,以革新国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的国际传播贡献一己之力。团队核心成员均为已有十余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教材编写、推广的行业人士。
第一章 走近中国书法/1
一、书法就在我们身边/1
二、书法与生活/3
三、中国字的双重功能/14
四、中国字外形的特色/15
五、蕴藏在书法里的不同风格/18
第二章 妙人妙事谈历代书法家/20
一、倡导文字统一的先锋——周宣王/20
二、建议文字标准化的丞相——李斯/22
三、小狱卒大发明——程邈的隶字/24
四、“小楷鼻祖”钟繇/26
五、天下第一的“书圣”王羲之/29
六、王羲之的书法老师——卫夫人/31
七、“退笔成冢”的智永和尚/33
八、“唐代楷书第一人”欧阳询/35
九、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孙过庭/39
十、人狂字也狂的“草圣”张旭/41
十一、酒后献宝的“醉僧”怀素/44
十二、忠君爱国的颜真卿/46
十三、梦书“丁丁碑”的李北海/50
十四、刚正不阿的柳公权/52
十五、“刻帖先行者”李煜/54
十六、“五不写”的苏轼/56
十七、字如“挂蛇”的黄庭坚/59
十八、怪癖书法家米芾/62
十九、旷世奇才宋徽宗/66
二十、书坛巨擘鲜于枢/69
二十一、“元人冠冕”赵孟 /71
二十二、六指神笔祝枝山/73
二十三、“文笔遍天下”的文征明/75
二十四、“吾书第一”的徐渭/77
二十五、鉴古创新的董其昌/81
二十六、“八大山人”朱耷/84
二十七、自创“六分半书”的郑板桥/86
二十八、流浪艺术家邓石如/89
二十九、独树一帜的何绍基/92
三十、“石鼓篆书第一人”吴昌硕/95
三十一、提倡标准草书的于右任/99
第三章 文房四宝/102
一、具有“四德”的毛笔/102
二、“能分五色”的墨/105
三、传播文明的使者——纸/107
四、文房四宝中的老兵——砚/109
第四章 怎样写好字/112
一、站稳步法谈姿势/112
二、灵活地运用笔锋/115
三、把握字的结构原则/116
四、模仿是为了创造/118
结语/119
参考书籍/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