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壮观的社会和人口现象,引起了各领域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地理学也不例外,但以往的研究多是中观和宏观的研究,对农民工流动区位和回流区位的研究还较少。《典型农区农民工务工区位研究:以河南省为例》主要从微观角度研究农民工的空间流动规律,通过研究,探索和明确了农民工空间流动的规律性。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而涌入城镇。目前,农民工外出务工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在和平时期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活动,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移流。宏观上的农村人口流动,在微观上则表现为个体的农民工流动,因此,从农民工个体和家庭及村庄微观角度研究农民工的流动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书主要基于河南省33个村1091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民工务工地流动从微观角度进入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基于12个村525个样本数据,对农民工回流区位选择也进行了研究。本书主要包括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农民工流动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对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国内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宏观角度进行研究,对微观分析较为忽视。本书丰富了农民工流动微观分析的理论成果,对认识农民工流动的规律和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二部分,国内外农民工务工区位研究进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其直接研究成果较少,相应的理论构建较为薄弱,间接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多,但大多来自其他学科。国内直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务工地选择机制、务工距离分布规律、务工地城镇类型选择、务工地选择影响因素等领域。国外的间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移民区位、移民空间结构等永久性迁移领域,而对非永久性迁移的研究较少。应加强对务工流动的微观研究,通过对不同区域典型案例的研究进行理论概括,在方法上应加强模型分析和量化分析,这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民工的统计工作。
第三部分,背景区域的农村人口流动。本部分主要由以下两个板块构成。
第一,中国农村人口空间流动研究。农村人口流动是中国人口流动的主体,对中国的人口空间格局和区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长表数据,采用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和农村人口流动指数方法,本书对我国农村人口流动进行了研究。农村人口有效流动呈现出由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向沿海、沿边流动的总趋势,有效流动率在全局上具有弱相关性,但这种相关的程度不高,局部上的低一低值聚集区分布于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高一低集中区分布于宁夏。农村人口流动指数的正值区主要分布于南部沿海、东部沿海、京津地区和新疆地区,负值区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由负值区进入正值区的农村人口流动构成了我国农村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和路径。农村人口流动指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不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局域低一低值聚集区与有效流动率相似,但不包括湖南,局域高一低值聚集区分布和有效流动率相同。从五普到六普,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和人口流动指数空间分布均随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格局变化发生了相应变化。农村人口流动指数与人口总量、流出存量显著负向关联,与经济总量、流入存量显著正向关联。
高更和,男,1962年出生,河南洛阳人,教授,博士(后)。《地域研究与开发》编委,第八批河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地理学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人文地理学教学团队带头人,南阳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近年来,在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地理科学进展、地域研究与开发、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2.1 主要内容
1.2.2 基本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2.4 创新之处
1.3 案例区选择
第2章 国内外农民工务工区位研究进展
2.1 国内研究动态
2.1.1 农民工流动的区域分析
2.1.2 农民工务工地选择机制分析
2.1.3 农民工务工动因分析
2.1.4 农民工务工距离与城镇等级分布研究
2.1.5 农民工回流研究
2.2 国外研究动态
2.2.1 农业劳动力转移动因研究
2.2.2 移民区位选择文献
2.2.3 移民空间结构研究
2.3 结论与展望
第3章 背景区域的农村人口流动
3.1 中国农村人口省际流动研究——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3.1.1 数据与方法
3.1.2 结果分析
3.1.3 影响因素分析
3.1.4 结论
3.2 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空间研究
3.2.1 省内流动
3.2.2 省际流动
3.2.3 影响因素
3.2.4 结论与讨论
第4章 农民工空间流动的微观分析
4.1 研究样本概况
4.1.1 样本村概况
4.1.2 样本务工者概况
4.2 农民工务工地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
4.2.1 农民工务工地空间分布
4.2.2 务工地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4.2.3 结论
4.3 农民工务工地非稳定性研究
……
第5章 农民工回流区位与城市定居区位研究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