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三版)》主要内容包括:春江花月夜、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长信秋词(其三)、过香积寺、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燕歌行并序、登楼、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山石、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
参与编写的包括全国几十所“211”院校、重点院校及知名财经类院校的院长、教授、博导及骨干教师,造诣深厚,有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
教材均属国家精品课、省级精品课或市级精品课,是经过国家或省级专家严格认证的“明星”教材。
古代诗词
概述
《诗经》周南·汉广
九歌·湘夫人
上邪
《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
短歌行
七哀
咏怀(其一)
饮酒(其九)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子夜歌、企喻歌
春江花月夜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长信秋词(其三)
过香积寺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燕歌行并序
登楼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山石
长恨歌
秋来
登乐游原
促漏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踏莎行(候馆梅残)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北陂杏花
百步洪(其一)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寄黄几复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六丑·蔷薇谢后作
永遇乐·元宵
关山月
四时田园杂兴(夏日其十一)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暗香
双双燕·咏燕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解连环·孤雁
迈陂塘(问莲根有丝多少)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园居看微雪
古代散文
概述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
《老子》三章
《论语》三则
《孟子》三则
《庄子》逍遥游
《荀子》性恶(节选)
《韩非子》难一(节选)
《礼记》三则
谏逐客书
李将军列传(节选)
登楼赋
《世说新语》三则
哀江南赋序
吊古战场文
进学解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英雄之言
……
现代诗歌
现代散文
古今小说
附录 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
后记
《大学语文(第三版)》:
这是《庄子·秋水》篇里的一段故事,是你平时所欢喜玩味的。我现在借这段故事来说明美感经验中的一个极有趣味的道理。
我们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气,因为有这个脾气,对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解。严格地说,各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都只能知道自己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至于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时,则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比如我知道自己在笑时心里欢喜,在哭时心里悲痛,看到旁人笑也就以为他心里欢喜,看见旁人哭也以为他心里悲痛。我知道旁人旁物的知觉和情感如何,都是拿自己的知觉和情感来比拟的。我只知道自己,我知道旁人旁物时是把旁人旁物看成自己,或是把自己推到旁人旁物的地位。庄子看到鯈鱼“出游从容”便觉得它乐,因为他自己对于“出游从容”的滋味是有经验的。人与人,人与物,都有共同之点,所以他们都有互相感通之点。假如庄子不是鱼就无从知鱼之乐,每个人就要各成孤立世界,和其他人物都隔着一层密不通风的墙壁,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中便无心灵交通的可能了。
这种“推己及物”、“设身处地”的心理活动不尽是有意的,出于理智的,所以它往往发生幻觉。鱼没有反省的意识,是否能够像人一样。乐“,这种问题大概在庄子时代的动物心理学也还没有解决,而庄子硬拿”乐“字来形容鱼的心境,其实不过把他自己的”乐“的心境外射到鱼的身上罢了,他的话未必有科学的谨严与精确。我们知觉外物,常把自己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为物所固有的属性,于是本来在我的就变成在物的了。比如我们说”花是红的“时,是把红看作花所固有的属性,好像是以为纵使没有人去知觉它,它也还是在那里。其实花本身只有使人觉到红的可能性,至于红却是视觉的结果。红是长度为若干的光波射到眼球网膜上所生的印象。如果光波长一点或是短一点,眼球网膜的构造换一个样子,红的色觉便不会发生。患色盲的人根本就不能辨别红色,就是眼睛健全的人在薄暮光线暗淡时也不能把红色和绿色分得清楚,从此可知严格地说,我们只能说”我觉得花是红的“。我们通常都把”我觉得“三字略去而直说”花是红的“,于是在我的感觉遂被误认为在物的属性了。日常对于外物的知觉都可作如是观。”天气冷“其实只是”我觉得天气冷“,鱼也许和我不一致;”石头太沉重“其实只是”我觉得它太沉重“,大力士或许还嫌它太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