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隐哲学视域中的文艺审美》借当代西方存在论真理观以烛照,发现《文赋》《文心雕龙》等汉魏六朝隋唐经典直至意境说的文-情、内-外、远-近、风-骨、意-象、隐-秀、文-心、文-质、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珠玉潜水-澜表方圆、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等范畴对应着隐匿生成、存在存在者等策略,其强调依于本源、重索隐启蔽等宏旨深邃,其真理观异于符合论哲学方式而潜含遮蔽-澄明二元同构性,系多元思想冲突基础上的升华而居人类思想巅峰;进而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所系文脉主线及其趋势,试为革新《文赋》《文心雕龙》等经典及文艺美学研究、反思偏执当前在场功利的社会实践方式等提供方法论启示。
杨继勇,籍贯山东莒县长岭。曾在莒县、临沂从事教育教学等工作,于《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科研》等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通讯述评二十余篇,参与编辑全国中学校长培训教材、辞典等,曾被评为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2届硕士、文艺美学研究中心2008届博士研究生毕业,从事文艺理论、美学、艺术学、哲学教研,于CSSCI及其他重点大学学报发表论文20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被聘为安徽工程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会员。
序
引言
第一章 中西两个学说的基本差异、研究现状和方法
第一节 关于本选题和相关方法论的反思
第二节 相关基本概念概说
第三节 方法论等主要问题的提出
第四节 东方隐秀说与西方显隐说的基本差异
第五节 哲学史上两种天人合一的差异
第六节 中西比较研究的发现及真理的启示
第七节 研究现状考察
第八节 关于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九节 比较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启示
第二章 隐秀说新探——相关资源考察
第一节 《隐秀》篇及全书所含隐秀之意
一 从《隐秀》篇的文本切入隐秀说
二 对残篇之争所取的基本方法
三 可证美学之隐~秀基于哲学之显~隐
第二节 可证《淮南子》《典论·论文》等潜存着显一隐关系为隐-秀所基
第三节 隐秀说及《文心雕龙》研究现状——阐释与局限
第四节 中西两者的多元文化底蕴概观
一 历史背景
二 隐秀说及所论之文循于道之理——文即广义的艺术而不仅是文学
三 人文与广义之文的关系——艺术秩序依于天人合一
四 广义之文即艺术,其内涵大于“反映现实”的文学
五 隐秀和爻象——在场与未出场
第五节 借道而释佛及中西方两者同佛学的因缘
第六节 隐秀精深宏旨考
第七节 论隐秀说和玄学及言意之辨的关系
第八节 历史的轨迹:以珠一水喻显一隐关系及其演变的发现
第九节 澄明一遮蔽和珠一水关系相应,宏旨异于主客关系式
第十节 义生文外的向度与不在场之理相应
第十一节 考隐秀说融人意境说之踪——中国传统文脉主线的发现
第十二节 存在难以定义,所以艺术、美等相关范畴也难以定义
第三章 索隐秀说和显隐说之隐——文艺和真理的广深视域
第一节 两者要义都可联系于老庄之道的再求证
第二节 论于光明之中的索隐启蔽
第三节 隐秀之隐与道、文的基本关系
第四节 以佛理涵摄老庄借释道之《易》而释隐
第五节 两者所论真理的本源境域相似
第六节 感悟呈示本源之隐的精深宏旨
一 “隐之为体”诉求着逆向透视
二 中西两类学说都强调源点之“隐”
三 文学艺术表达上要“虽奥非隐”
四 《易》象和隐一秀的关联——前瞻性在有限和
无限之间
第七节 试论隐、无、玄和遮蔽、不在场等对应
第八节 思维路径的共性:显一隐之际的文艺之美
第九节 两个学说的审美思维运行系统具共性
本章总结
第四章 遮蔽一澄明与作品及创作之关系
第一节 文艺作品所寓隐一秀
第二节 澄明一遮蔽的共在性在作品中的映现
第三节 创作论的文之详略映现着澄明一隐蔽
第四节 显一隐和隐一秀之理与“比显而兴隐”相应
第五节 兴隐的特性、方法异于主客关系式
第六节 两者主张在规则与诗性之间悟求
第五章 求证秀、澄明和自然、人生的交集
第一节 澄明和隐蔽——以往释秀的得与失考察
一 析秀即“句”论
二 析秀即“篇”论的得失
三 析秀即形象论
四 寻找解释秀的多层次系统策略
第二节 试创设释秀的多层次系统
第三节 生命意象和诗意之秀相互映现
一 隐秀说理论本身的诗化表述
二 对表达生命意象所用概念类型的分析
第四节 两个学说强调诗性语言可呈示隐、不在场
第五节 人之秀和文之秀是启蔽的交集
一 文艺之秀和人生之秀互彰
二 秀是对有限人生之光华的礼赞
三 两者天人合一的思想交集
四 秀和澄明所强调的审美心理前提相似
本章总结
第六章 中西两者审美关系与方式的相似性
第一节 中西两者文艺观的批判性相似
第二节 有物混成——都重直觉体验的二重性的审美关系
第三节 艺术真理的魅力依于隐,两者都强调去蔽
第四节 两者所论审美视域的存在秩序和意蕴相似
第五节 中西两者都借图形阐释现象与本源之关系
第六节 语言、图形之显一隐,文外重旨研究似存未尽之言
第七节 生命之问——证秀、有、显和隐、无、玄秩序相依
第八节 强调感悟本源的原始魅力以扩展视域及其审美关系
第九节 论隐一秀和显一隐的关系,两个学说的要略抽象统一
一 论隐秀说的显一秀的关系
二 论两者范畴模糊性潜含理论价值
三 中西所蕴显一隐哲学和人生之关系
第十节 两个学说因其二元同构相应而抽象统一
本章总结
第七章 研究所获文脉的现实价值
第一节 文脉的历史性再考察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论所基显一隐同构律属性的析出和确认
一 水下之“珠”处玄隐示“一本万殊”
二 怀珠一川媚的历史观
三 “文外之重旨”强调着索隐、具超越特性
三 对传统文论史显一隐二元同构律的再确认
第三节 可证显一隐同构律可为反思的理论中介
第四节 基于显一隐同构律历史趋向的反思
第五节 两者抽象统一性的归纳
一 彰显一隐匿的二重性及秩序
二 诗性及真理的家园
三 扩展审美关系及视域的必要性
四 真理的视域局限性须消解
五 关于后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的方法论
六 创设范畴同构律、嬗变互动律、隐匿生成律
七 重释传统文化的理论价值
八 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文明之间的对话启示
九 诸领域认识真理过程之艰难和往复性
十 文艺索隐启蔽的功能
十一《原道》《隐秀》等乃是彰显生态之美的杰作
十二 文明大国哲学“转向”的启示价值
第八章 显隐互变论的构想和索隐启蔽的现实价值
第一节 显一隐之间渐变的首要表征是秩序
第二节 显一隐之间的第二个表征是神思具差异性、前瞻性、导向性、超越性
第三节 显一隐之间的第三个表征是形式
参考文献
后记
《显隐哲学视域中的文艺审美》:
这里涉及的主要问题是经验性的客体往往构成、限制了主体认知之基,那么,审美意识等于认识论、反映论的认识和反映吗?理论反思是诸学科获取前瞻性、导向性而发展的必然前提,因这样可发现是否尚有着方法论等的自我遮蔽。本选题出发点还有,“只消我们生存,我们就总是已处于形而上学中的”这一不仅涉及哲学、美学且关乎个人生存方式的观点是否成立。“我国文艺理论界近半个世纪以来所广为宣讲的典型说,认为唯有能显现一件事物之本质或普遍性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品,此种艺术观完全是西方传统典型说之旧调重弹,其理论基础是西方旧的概念哲学,其要害即把审美意识看成是认识(即认识事物的本质概念,认识事物是“什么”),把美学看做是主一客关系式的认识论。在三十多年前的那场美学争论中,有的参与者曾明确宣称,美学的哲学基本问题是认识论问题,这就充分点出了他们所崇奉的旧的艺术哲学的核心。”还有,研讨认识论在审美、文论之中适用性的课题,这并不等同于否定认识论哲学方法本身的科学性和价值,“对实践论美学所包含的美的本质的客观论、审美反映论与艺术典型论作了大体的分析,说明这一理论已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也难以反映当代审美的现实,完全需在此基础上加以突破,实现由认识论到存在论的转换。但突破不是抛弃,而是在充分肯定实践美学历史地位的前提下,保留其有价值的内容,力创新说”①。如20世纪曾突出认识论、反映论,在关于阶级、政权、军事、科技和生产建设等诸多理论领域、实践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真理”应免于走向极端化偏执,免于扩大其适用范围,文艺和美学毕竟与其他领域有质的差别;又一启示来自于对文艺本质的历史反思:将苏俄模式影响下的文艺客观论、文艺认识论等的“在接受过程与方法之中的失误”当成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本身的属性,从而推演出过时论和不合国情论,则难说是科学公正的了;客观论、再现说等确立文艺源头并从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的关系中求证本质,其真理性及历史功绩是显然的。
显然,新世纪的哲学、美学及艺术学建设要保留其原有价值而力创新说,不是要返回到传统的朴素的天人合一而“拯救危机”,因“那种想以提倡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来‘拯救危机’的想法,是站不住脚的,它缺乏科学,使人受制于自然;缺乏民主,使人受制于封建统治者……所以这里的医治之方不在于抛弃主客式和反对科学,而在于体悟到人本与他人他物处于相融相通的一体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