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内镜学:消化内镜基础》是一本颇具指导意义的消化内镜参考书,对内镜学习者非常适用。
《整合内镜学:消化内镜基础》的价值和特点:
(1)全方位讲述消化内镜的应用技术和临床诊治,赋予了《整合内镜学:消化内镜基础》实用性和指导性。
(2)在详述消化内镜相关理论、操作技术的同时,也强调了内镜应用中应整合多学科知识的必要,加上书中特别提出的消化内镜人性化的理念,构成了《整合内镜学:消化内镜基础》内容的独特性。
(3)图文并茂,更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消化内镜的操作和诊治技术,增添了本书的可读性。
随着消化内镜近年的迅速发展,内镜诊治技术已成为消化疾病的最主要诊断治疗方法和手段。消化内镜可观察的范围已经从胃肠腔内扩展到腔壁各层甚至腔外邻近器官,观察的病变从胃肠黏膜表面形态深入到腺管开口、血管形态甚至直接观察细胞微观形态。内镜治疗已从无孔不入的时代进入到了无孔也入的新时代。由于消化内镜的迅速发展对内镜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也越来越严格,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许多年轻初学者仍然被许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术所困扰,他们急需要实用性和针对性强的培训参考书作为工作指南。我们参阅国内外大量文献并结合自身多年内镜临床实践体会,编写了这本针对广大初学者的基础培训参考书,希望对内镜入门者或需要夯实基础的临床内镜实践者有所裨益。
樊代明院士最近提出的整合医学理念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本书在详述内镜相关理论的同时,也强调了内镜实践中应整合多学科知识,具备人文关怀精神,关注患者整体利益。相信这些整合医学的基本理念,也会对具备一些内镜基础的同道有所启发。基于此,我们将本书命名为《整合内镜学——消化内镜基础》。
本书共分为八章四十七节,着重对消化内镜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尤其是相关实用技巧、临床整体观念、相关学科知识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但对一些最新的较为高级的诊治技术如POME、ESD等只是做了简要介绍,对此读者可参阅相关专著。本书以叙事式口吻、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所述内容进行详解,希望有助于读者掌握消化内镜诊治基础,提高诊治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一般人会认为用手做内镜,而我们则认为实际在心,所谓眼到手到,实则心到才能手到。希望读过此书的同道在内镜实践中能用心做内镜,从整体上考虑患者需求,顾及患者心理感受,追求患者利益的最大化。但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疏漏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给予谅解和斧正。
韩玉山王东旭
2013年2月
序一
我学习内镜,那是35年前的事情。这35年来,我一直在做,当然就一直在记,一直在想。
35年前的那个开端,为何能历久弥新,那是缘于成就感。记得当年老师放手,让我单飞做第一例胃镜时,尽管一上午只让做了一例,但午餐时我高兴得多吃了一碗饭,还特意加了一个荤菜。以后越做越多,本事越来越大,成就感也越来越明显。现在有好多消化内镜医生居然把外科的大手术也给微创做了。
35年中的那些经历,为何会记忆犹新。那是因为个中经历并不风平浪静。我们曾遇到术中的心脏骤停、呼吸骤停、脏器穿孔……患者闹得不亦乐乎。以后越做越多,胆子却越来越小,负疚感也就越来越明显。现在有好多消化内镜医生竟然连当年轻而易举的操作也不敢做了。
35年后的未来日子,为何要推陈出新。35年中我们确诊的那些病例,食管癌、胃癌、肠癌……绝大多数都因医学水平有限而不治身亡。诊而不明、诊而不治,我们对多少患者还只是望而兴叹。似乎我们完成的病例越多,反觉本事越来越小,使命感也就越来越凸显。现在很多消化内镜医生毅然把患者推向了外科医生的手术室。
如何保持我们那历久弥新的成就感,避免我们那记忆犹新的负疚感,发扬我们那推陈出新的使命感呢。我们需要的是一部整合内镜学。
浏览玉山、东旭等主编的这本《整合内镜学——消化内镜基础》,甚感欣慰!我国的消化内镜学科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正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值此之际,这部将消化内镜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包括人文关怀相互整合的书籍问世,其最重要的意义正像该书编后语中的点睛之笔,那就是告之读者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的。人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在整合医学(holisticintegratedmedicine)理念指导下完成其诊治过程。从事内镜工作的人不仅要具备本学科的理论知识,还要和多学科的人员精心协作。我们完成的操作不仅局限在一个器官,而是在为人体全身诊病。我们要做的是医生,而不是医匠。
特别是书中提出消化内镜人性化的理念,这不仅是消化内镜专业所要遵循的,也是我们人类医学的崇高境界、目标和追求。书中提倡\"人性化\"就是要倡导技术和人的关系协调,让技术的发展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本书虽非关于\"个性化\"理论的专著,但却是一本透着人性化浓香的专业书籍,这也正是它的独到之处!故此,我很乐意推荐此书以飨读者,希望广大读者去学习、去感悟、去升华,在完成各项内镜技术操作中去努力实现人性化的服务!当然,专此一书还难以达到整合内镜学的境界,不过只要迈出了一步,就近了一步。不要认为自己还是小人物,大人物就是这样\"练\"出来的。东旭、玉山及其同事们,加油!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
中华医学会消化学会主任委员
樊代明
2013年5月
序二
消化内镜的问世和不断创新无疑给人类带来福祉,自20世纪50年代应用于我国临床,目前已经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诊疗手段。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生了划时代的改变。
当今我国消化内镜飞速发展,消化内镜的诊治新技术不断涌现,全面开展消化系统疾病内镜诊治的研究机构单位已经出现,系统地论述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诊治专著也已陆续问世,从事消化内镜的医务人员队伍在不断壮大。总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和先进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消化内镜诊治技术的全新时代已经到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随着消化内镜高端诊治技术的不断创新,我们在推广普及应用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消化内镜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广大的初学者急需严格的学习和培训,内镜诊治高手重温这些基础也未尝是多余之举,只有牢固科学基础才能高屋建瓴。
韩玉山、王东旭教授从事消化内镜诊治及内镜教学多年,拥有较丰富的内镜临床经验和教学体会。我有幸先浏览全书,感觉此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既有内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的详尽阐述,也有对当今一些高端技术领域的引领介绍;既有对广大初学者的规范要求,也有一些内镜基本操作的经验之谈。因此该书对于内镜工作者既是桥梁之作,也是重要参考工具之书。我非常愿意将此书推荐给广大消化内镜领域同仁,愿它给我们带来欣喜,放出光彩!
国家重点学科一一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所长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主任委员
李兆申
2013年2月
韩玉山,天津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天津分会消化学会委员,消化内镜学顾问。
王东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副院长,兼消化科主任,天津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军区消化专业副主任委员。
刘令仪,天津第二中心医院肿瘤科从事医疗、科研工作,在综合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一定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