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精神作用机理及实证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立论依据,综合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相关理论,分析了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内涵、功能、特征与实践领域,构建了大学生精神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现状、影响因素及现实效应,提出了在大学生中弘扬与培育志愿精神的原则和对策建议。
卓高生,浙江乐清人,法学博士,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公益文化与人的发展研究。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项,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温州市哲学社科重点课题、温州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等课题多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河北学刊》《山东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曾获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相应课程精彩一课、首届长三角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温州市十大理论宣讲名师等荣誉称号。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四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大学生志愿精神研究文献回顾及评析
一 国外大学生志愿精神文献研究综述
二 21世纪以来国内大学生志愿精神研究现状
三 文献评析与启示
第三章 大学生志愿精神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大学生志愿精神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二 大学生志愿精神研究的高等教育哲学理论探析
三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服务学习理论借鉴
第四章 大学生志愿精神基本问题研究
一 志愿精神及相关概念界定
二 大学生志愿精神内涵的三 维考察
三 大学生志愿精神功能、特征及实践领域
第五章 大学生志愿精神作用机理研究设计
一 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二 大学生志愿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个体效用的研究假设
三 大学生志愿精神量表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设计
四 大学生志愿精神量表预测试分析
第六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 数据收集
二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实证调研
第七章 大学生志愿精神影响因素的实证调研
一 外部成长环境与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相关性分析
二 内部主观倾向与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相关性分析
三 基于人口统计学基本信息的大学生志愿精神比较分析
第八章 志愿精神与大学生成才、成长的质性研究
一 志愿精神与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深度访谈
二 志愿精神与大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多个案访谈研究
三 志愿精神对大学生道德发展影响的质性研究
第九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 主要研究结论
二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基本原则及对策
三 研究局限与展望
附录1 大学生志愿精神调查问卷(预测试版)
附录2 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正式版)
附录3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调查问卷
附录4 “志愿精神践行对大学生成才、成长的影响”访谈提纲
附录5 志愿精神践行与大学生成才、成长质性研究访谈基本信息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