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第1卷)》是第1卷中国佛教史,书中具体包括了:关于东汉明帝感梦遣使求法说、东汉末年佛教的流行和道教的创立、东汉时期汉译重要佛经剖析、支娄迦谶及其所传的大乘般若学等内容。
《中国佛教史(第1卷)》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序
第一章 佛教传人以前,秦汉时期中国社会上流行的教迷信和方术
第一节 五行、五德、五帝
第二节 秦汉王朝的“五帝”、“太一”的崇拜和祠祀,“五帝”崇拜和祠祀
象征大一统的“太一”神
第三节 鬼神观念
第四节 方士和神仙
第五节 卜筮
第六节 占星术
日占
月占
五星占
恒星占
星变谴告
第七节 望气和风角
望气
风角
第二章 佛教输入中国
第一节 关于佛教输入中国的一些传说
(一)三代以前已知佛教
(二)周代已传入佛教
(三)孔子已知佛教
(四)战国末年传入佛教
(五)中国在先秦曾有阿育王寺
(六)秦始皇时有外国僧众来华
(七)汉武帝时已知佛教
(八)刘向发现佛经
第二节 佛教从印度向西域的传播
汉与西域的交通
阿育王时期佛教的传播
印度西北希腊移民的佛教信仰
部派佛教的分布
大月氏的佛教
安息和康居的佛教
龟兹和于阗的佛教
第三节 两汉之际佛教的输入
两汉之际西域与中国内地的往来
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佛经
楚王英奉佛
关于东汉明帝感梦遣使求法说
第三章 东汉三国时期的佛教
第一节 佛教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二节 东汉末年佛教的流行和道教的创立
桓帝祠黄老、浮屠
道教的创立和《太平经》
汉译佛经概况
笮融祠佛招徕民户
第三节 三国时期的佛教
魏地佛教
吴地佛教
东汉三国时期的佛教造像
第四节 《牟子理惑论》及其对佛教的理解
牟子其人与其书
(一)牟子著书的年代
(二)《牟子》原书的形式
《牟子》的佛、道(道家)、儒一致的观点
(一)佛陀观
(二)对佛教的基本教义的理解
(三)关于佛教僧侣的修行生活
(四)佛教、儒家的关系
(五)对原始道教的批判
第四章 东汉时期汉译重要佛经剖析
第一节 安世高所传佛教小乘禅法
佛教“三科”和“五阴”论
“十二因缘”及其社会意义
“四谛”论
“三十七道品”和“道果”
小乘禅法和“安般守意”
第二节 支娄迦谶及其所传的大乘般若学
支娄迦谶和“般若”学
般若思想在佛教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般若的基本内容之一——“缘起”论
般若的基本内容之二——“本无”论
般若的基本内容之三——“般若沤恕拘舍罗”
般若波罗蜜与大乘禅法
第五章 三国时期汉译重要佛经剖析
第一节 为适应门阀地主阶级需要的佛教理论——支谦的译述
支谦译经中的“佛身”思想
《了本生死经》的内外“缘起”论
第二节 《维摩诘经》的思想剖析
维摩诘其人
“佛国”论
如来种
不二入法门
无言与有言
从不住本立一切法
“忍世界”的社会意义
第三节 康僧会的佛教仁道说
第四节 弥陀净土信仰的传人——《大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
关子弥陀经典的翻译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净土说
附录一:东汉三国译经目录
附录二:历代佛教经录所载汉三国译经卷数
附录三:中国佛教史大事年表(汉、三国)
附录四:印度佛教哲学
索引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所谓“远离”,原是指远离市镇村落,到空寂、坟地等所谓“阿练若”无人处进行佛教修习的一种方法,其目的在于弃舍世俗生活。大乘般若唾弃这种做法,认为这是脱离众生,并不能达到真正远离世间的目的。这样,本来意义上的“远离”,就被转化成一个哲学概念了。《远离品》举“弊魔”所言:“远离法正当尔,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所称誉。”佛立即驳斥道:“我不作是说远离!”表示他并没有“教菩萨摩诃萨于独处止,于树间止,于闲处止”这种“远离”的方法。相反,“若当于独处止,若于树间止,若于闲处止,当作是行,是菩萨随魔教,便亡远离法。魔语言道等取阿罗汉法,作是念无有异……若当作是行,舍般若波罗蜜。”从《道行经》的这些议论看,出家僧人由山泽丛林回到城镇闹市,曾经受到过多方面的激烈抨击,所以般若经类为自己的行为百般辩解,并反讥攻击者为“天上天下之大贼也,正使如沙门被服,亦复是贼无异也。”但是,为什么居于山林不算“远离”,而身处闹市反而又可以称为“远离”呢?《道行经》除了般若方便的基础理论之外,没有具体发挥,《小品》则讲得清楚明快:
若菩萨远离声闻、辟支佛心,如是远离,若近聚落亦名远离……若恶魔所行赞远离,阿练若处、空闲处、出间树下旷绝之处,是菩萨虽有如是远离,而不远离声闻、辟支佛心,不修般若波罗蜜,不为具足一切智慧,是则名为杂糅行者。这就是说,是真远离还是假远离,关键不在居处本身,而在于用什么“心”相处。只要具有般若的“心”,即使在闹市中住,也还是“远离”;反之,还是小乘那一套,即使在绝无人迹的地方,也还是“愦闹行者”。这样一来,大乘般若当然也可以理直气壮地从事世俗生活了。
支娄迦谶另译有《内藏百宝经》一卷,以佛本生的简历为典范,从宗教神话的角度陈述了般若本无和般若方便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据这本经说,“菩萨不从父母遘精而生,其身化作。”一般人认为菩萨是经父母而生,从幼至死,过着衣食住行,以至修道成佛的一系列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其实呢?都是“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随世间所喜乐现所有”。就佛本身言,“佛亦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住如本无”,“佛无本,随世间所喜色,现身如是,本一。”原来,本无传说中的“佛”,更没有传说中“佛”的经历;关于“佛”的种种事迹,都是根据人们的习俗和喜乐而“示现”出来的。这种“示现”,说是佛的神通也可,说是世人的幻化也可,总之,并非像世间理解的那种真实存在。这样推而广之,则“诸经法本无名”,也是随顺世间的需要,佛才“现人为说若种经法”的;“佛知世间本无人,诸所有本无形,佛现度脱无央数人”;“佛知诸经法本空,本无亦所有。现人有更死生……本无今世后世之事,佛现人有今世后世之事……五阴六衰四大合为一本无有,佛亦现人欲界、色界、无思想界”,一直到“泥洹及空无有形声,亦无有名,佛现四大及形声”。这一切的一切,从人到天,从生到死,从三世轮回到涅粲,都是本无所有,而是佛的“示现”,尽管它是通过人的要求和幻觉来实现的。这样,般若关于假有、本无的学说,就与上帝创造世界的说法,在本质上一样了。此后,这类学说被转化成为“佛身”的理论,同般若“性空”、“本无”所本体化了的“实相”、“真如”结合在一起,在哲学上又通向了客观唯心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