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通论》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文艺学通论》以文艺学研究对象的系统存在和本体存在为依据,采取多学科交叉透视的综合研究方法,全面探讨了有关文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并注重将文学理论的探讨与文学常识的介绍结合起来。《文艺学通论》共分四编,第一编“文学总论”论述了文艺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文学的外在属性和人学根基、文学的本体特性和功能以及文学的起源和发展。第二编“文学作品”论述了作品的存在方式、构成、语言以及作品的种类和体裁。第三编“文学创作”论述了创作活动的成因、能力、过程、经验和历史类型。第四编“文学交流”论述了文学交流的内涵和价值、对文学阅读的一般理解、文学阅读的主体性以及文学批评活动的性质与定位、程序、步骤及功能。《文艺学通论》可用作高等学校中文专业“文学概论”课的教科书和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参考书,也可供一切想了解文学理论知识的文学爱好者阅读。
第一编 文学总论
第一章 文艺学的对象和范围
第一节 文艺学对象的系统性
第二节 文艺学对象的存在方式
第三节 文艺学理论的构成
第二章 文学的外在属性与人学根基
第一节 文学的社会属性
第二节 文学的文化属性
第三节 文学的语言属性
第四节 文学的艺术属性
第五节 文学是人学
第三章 文学的本体特性与功能
第一节 文学的再现性能
第二节 文学的表现性能
第三节 文学的形式性能
第四节 文学的综合性能
第四章 文学的起源
第一节 有关文学起源的研究
第二节 历史上有影响的三种理论
第三节 劳动综合论
第五章 文学的发展
第一节 文学发展的进步性
第二节 影响文学发展的诸因素
第三节 文学发展的三个时期
第二编 文学作品
第六章 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 传统的概念
第二节 形式主义的概念
第三节 结构主义的概念
第四节 接受美学的概念
第五节 文学作品的特定存在方式
第七章 文学作品的构成
第一节 题材和内容
第二节 主题和观念
第三节 材料和媒介
第四节 语言和形式
第五节 结构和层次
第八章 文学语言
第一节 文学语言的一般理解
第二节 作品言语的结构层次
第三节 文学语言的审美功能
第四节 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种类和体裁
第一节 文学分类的原则和标准
第二节 叙事类文学作品
第三节 抒情类文学作品
第四节 戏剧类文学作品
第五节 文学作品的体裁
第三编 文学创作
第十章 文学创作的成因
第一节 材料因
第二节 形式因
第三节 创造因
第四节 目的因
第五节 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活动
第十一章 文学创作的能力
第一节 对创作能力的一般理解
第二节 创作中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第三节 创作中的情感力和直觉力
第四节 创作中的审美力和造型力
第十二章 文学创作的过程
第一节 创作过程的整体特征
第二节 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
第三节 创作中的情感运动过程
第四节 创作中的灵感现象
第十三章 文学创作的经验
第一节 文学境界的创造
第二节 文学典型的创造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创造
第十四章 文学创作的历史类型
第一节 对文学创作类型的一般理解
第二节 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
第三节 人文主义现实主义
第四节 浪漫主义
第五节 批判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
第六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
第七节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第四编 文学交流
第十五章 文学交流的内涵与价值
第一节 文学交流是文学创造活动的终结
第二节 文学交流的两大环节
第三节 文学交流的机制与媒介
第四节 文学交流的建设性效果
第十六章 文学阅读的理解
第一节 阅读的传统概念
第二节 消极阅读和积极阅读
第三节 阅读的三种态度
第四节 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接受
第十七章 文学阅读中的主体性
第一节 对文本的解读是阅读的基础
第二节 读者的“阅读视野”和“视野融合”
第三节 阅读经验的复合结构
第十八章 文学批评的性质与定位
第一节 理论性与实践性
第二节 科学性与文学性
第三节 主观性与客观性
第四节 政治性与学术性
第十九章 文学批评的程序、步骤与功能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条件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思维程序
第三节 含义分析与价值判断
第四节 文学批评的功能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查看全部↓
三、作者创造和读者创造
按照一般的观点,文学作品是由作者创造出来的,创作过程也就是单纯的作者创造的过程。但现代接受美学家却发挥了另一种观点,他们认为,作者只创造出了作品文本,而作品本身要有待于读者的欣赏和接受才能最终完成。所以,在他们看来,文学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成果。这样一来,文学创作的过程就由作者的创造扩展到了读者的创造。接受美学的这一观点对我们全面理解创作过程的整体特征是极富启发意义的。
1.欣赏过程对创作过程的影响
在整个文学活动中,作者从事的是创作活动,读者从事的是欣赏活动,创作活动和欣赏活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活动,这个区别还是要分清,不能混为一谈。如果因为读者的欣赏是一种对作品的再创造就把它纳入创作过程中,这显然是对创作和欣赏的一种混淆了。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创作过程虽不能混同于欣赏过程,但欣赏过程毕竟是创作过程的直接而延续,创作过程与欣赏过程之间必然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创作过程以欣赏过程为目的,创作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艺术形象的构思和外化,最终都是为了导向欣赏过程。可以说,创作过程结束的地方就是欣赏过程开始的地方。而且,欣赏过程虽然后于创作过程,但它又能反过来给创作过程以深刻的影响,这是因为:创作过程既然以欣赏为目的,那么作者就成为他的作品的第一个模拟读者,在他的每一次创作中,他要考虑读者的趣味和要求,要预测作品将来的接受效果,并且根据这种考虑和预测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创作。从这个意义上看,创作过程虽然不是欣赏过程,但它却“隐含”着欣赏过程,受到来自欣赏过程的潜在的制约和影响。
2.创作过程不等于文学创造的全部过程
作品文本的产生只是作者创作过程的完成,还不是整个文学创造过程的结束。因为作者创作的作品文本还不是活的艺术形象,而是活的艺术形象的物质符号。要将这种物质符号现实地转化为活的艺术形象则只能是读者的任务。读者能否把文本的物质符号转化为活的艺术形象以及能否对艺术形象有独特的感受、把握和理解,完全取决于读者的文学创造能力,即取决于他们综合的艺术感受力、艺术想象力和艺术理解力。这样,读者的欣赏过程就成为整个文学创造活动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我们说,作者和读者都在进行着文学创造,创作过程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文学创造过程的结束,而是文学创造活动进入读者创造的新阶段。
查看全部↓